中國臺州網10月21日訊(通訊員 李劍 記者 黃貴平)今年以來,椒江公安分局三甲派出所把調處矛盾糾紛擺在重要位置,堅持從“早、疏、散”三方面入手,耐心、細致、深入地開展調解工作,有效維護轄區社會穩定。
調解機制,搭建矛盾糾紛化解平臺
為了更好地處置矛盾糾紛,三甲派出所把健全調解組織放在了首位,堅持依靠群眾的原則,整合綜治力量,搭建調處平臺,在所轄的村居建立了“調解會”。物色一些老黨員、老干部及社會閱歷豐富、群眾威望高的村民為調解員,充分發揮其優勢,為調解工作打下了根基。同時,以警務室作為矛盾糾紛調處的“第一戰線”,依托警務室直接受理家庭、鄰里糾紛及其他民間糾紛,開展矛盾糾紛苗頭、治安隱患定期排查,力求對轄區的社情民意了如指掌,將可能引發的案件消滅在萌芽狀態,筑牢了穩定工作的第一道防線。
此外,該所與街道綜治委、司法所密切溝通,著力構建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民間調解“三位一體”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形成基層調解工作合力,在“明確職責,提高素質,增強其對調解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上下功夫。做到上下協調聯動,專群緊密配合,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扎實有效。
??? 2009年以來,郭家村的李某和徐某因宅基地分界不清問題,曾多次動手打架,街道、村兩委曾先后十余次組織調解不成。今年該所班子上任后,充分利用“大調解”機制,主動聯合街道、村委會、司法所、法院進行“聯合調解”,講道理說利弊,最終將這起陳年積案得以成功調解。據統計,今年以來,該所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00余件,無一起群體事件和民轉刑案件發生,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回訪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到底
該所按照“誰辦理、誰負責,誰調解、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回訪機制,鞏固調處成果。一是完善“一事一回訪”機制。在糾紛調處后及時對當事人進行回訪,對矛盾糾紛進行“復診”,了解當事人對糾紛處理結果的意見建議,督促責任方如約履行協議,鞏固調解成果,避免矛盾復發激化,做到真正將矛盾調處到底,化解到底。二是完善兩級回訪機制。建立派出所領導、責任區民警兩級回訪制度,跟蹤了解矛盾糾紛調解后雙方當事人的思想動態,聽取雙方當事人的合理訴求及意見建議,督促落實調解協議,并對回訪中發現的不穩定苗頭及時采取措施跟進解決,防止矛盾糾紛出現反復。
今年8月份,衛國村兩戶人家因家門口掛衣服一事起爭執,原來這兩戶人家積怨已久,雙方在爭執中互不相讓,一定要分清誰是誰非。該所民警在現場調解效果不大后,密切關注兩家情況,及時進行回訪,了解當事人的思想動態。經過近10次的回訪,最終雙方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都表態要好好相處。目前,三甲派出所回訪已調解的矛盾糾紛162件,回訪當事人180余人次,基本實現“如期履約、案結事了”的效果。
信息暢通,讓矛盾糾紛及時化解
信息暢通是處理好矛盾糾紛的前提。該所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完善“排查、研判、匯報”機制,及時掌握第一手矛盾糾紛信息。要求責任區民警及時對本轄區的矛盾糾紛隱患苗頭排查,對排查掌握的苗頭隱患進行匯總,分析矛盾糾紛的規律特點,研究制定調處方案。同時,加強信息的采集和研判,在各村居物建了治安信息員等基層力量,為調解群眾糾紛提供了最有力、最可靠的消息來源。信息員及時把信息反饋到“調解會”,派出所信息中心民警、社區民警及時介入,掌握了調處矛盾糾紛的主動權,從而使矛盾糾紛處理實現“短、平、快”。此外,針對一些在鄰里之間、家庭內部之間發生的輕傷害案件,民警在處理時力爭做到提前介入,提早做好糾紛雙方的工作,盡量縮短辦案周期。
今年7月的一天,民警了解到某村陳某因瑣事與其弟結怨,最近弟兄倆矛盾激化,非要拼個你死我活才甘罷休。為了讓兄弟兩家回歸親情,民警立即找到陳某,耐心做思想工作,防止其沖動之下鬧出事來。他們會同當地村干部,連續幾個晚上登門造訪弟兄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案說法。民警的誠意打動了倔強的兄弟倆,二人最終握手言和,一場可能轉化為刑事案件的民間糾紛,在民警及時介入后得到圓滿解決。
預防在前,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該所把開展農村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與法制宣傳教育結合起來,社區民警、村調解員經常利用節假日、集市日在街頭巷尾設立宣傳點,開展法律法規常識宣傳活動,提高群眾法律意識;利用成功的調解個案,把調處矛盾糾紛過程,轉變成法制教育過程,收到調解一案、教育一群、影響一片的效果;利用“防范超市”進村居、“防范直通車進村居”等形式向群眾宣傳鄰里相處、兄弟相處之道,因地制宜、不失時機地開展調解和宣傳工作,不僅讓產生矛盾的雙方當事人產生自我反省,也讓其他群眾之間認識到了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老張和老陳是多年的鄰居,二人從小一起長大。后來,兩家因為宅基地問題產生了糾紛,盡管當時經過村委會的調解平息了下來,但兩家卻就此產生隔閡,原本的好鄰居也形同陌路。多年來,兩家因瑣事吵鬧從未間斷,嫌隙不斷加深。為了讓原本的鄰居和好如初,民警著實下了一番功夫。登門造訪、動員鄉親,講法律、講人情,磨破了嘴皮、走破了腳板,有時甚至還要餓肚子,終于使得倔強的倆鄰居冰釋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