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昨天,記者從省“三改一拆”行動領導小組第四次(擴大)會議上獲悉,到目前為止,我市共拆違2427萬平方米,完成省下達指標的485%;實施“三改”2151萬平方米,占全年指標的359%,率先完成省下達的3年任務,拆違總量和“三改”總量均居全省前列。
據了解,臺州工作經驗被譽為“三改一拆”的“臺州樣本”。
全市自拆率已達74%
從一開始,我市便堅持“違必拆、七先拆”的原則,強勢拆違。
對重點區塊,開展大規模集中整治,成塊拆、連片拆。對于典型的違建,每月列出“違建王”名單,公開曝光限期拆。另外,全市黨員干部、村“兩委”干部和“兩代表一委員”帶頭自查自拆。
在爭取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之后,目前全市自拆率已達74%。對于確實存在實際困難的違法建筑戶,我市也在積極研究幫扶政策和措施。比如,對于符合相關條件的被拆戶,考慮將其納入廉租住房保障的范圍。
變“城市之疤”為“城市之花”
對于拆后土地,我市一直堅持規劃先行,突出“轉型、民生、集約、生態”四個導向,結合實際高效利用。
對臟亂差的老城區進行綜合改造,解決群眾出行難、綠化難等問題,打造多功能的城市新區;對臨時窩棚等進行大力整治,建設兼具生態和文化功能的城市景觀帶,變“城市之疤”為“城市之花”。
拆除低小散和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違建后,騰出發展空間。比如,我市在整治廢舊金屬拆解場所的基礎上建設金屬再生產業基地,該基地已正式列入第四批國家“城市礦產”。
九項配套制度,保障“三改一拆”行動
在推進“三改一拆”的同時,我市將“多城同創”、交通治堵、“四邊三化”、治水治氣、美麗鄉村等工作緊密結合,還增加了非法戶外廣告、廟宇和入城口整治,其中拆除非法戶外廣告牌1.5萬個共計33.23萬平方米。
據了解,為了有效保障“三改一拆”,我市出臺了快速拆違、部門聯動、巡查監管等九項配套制度,對違建認定、拆違程序等都做到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