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良機加速推進
“漩門灣,鬼門關,眼望漩門淚斑斑”,這是流傳在上世紀的民謠。
然而,只10余年時間,這里就成了集漩門二期圍墾區、汽摩園區、觀光農業園和由生態休閑、中心功能、漩門工業區于一體的城市雛形。
事實上,隨著臺州沿海產業帶建設步伐的加快,作為“袖珍海島縣”的玉環,近年來,牢牢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加速推進玉環新城建設。
蔡金通是蘆浦鎮道頭村村民。因為他居住的村莊緊鄰玉環經濟開發區的漩門工業區塊,每過一段時間,蔡金通都會帶著他的DV來到這里,記錄工程建設給原來的灘涂帶來的喜人變化。
“小時候,我經常在這片灘涂上捉螃蟹、捉魚,沒想到今天會變成一片繁忙的‘建設工地’,到處是施工隊伍和隆隆的機器聲,廠房拔地而起,寬闊的道路四通八達,漂亮的高樓林立。”蔡金通說。
蔡金通只說出了一部分。采訪中得知,最近幾年,這里的基礎設施、招商引資、發展旅游等各項工作均在有序推進,其目的就是全力打造綜合性、多功能的城市新區。
走進玉環經濟開發區,隨處可見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在多個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一輛輛滿載土石方的工程車來回穿梭,倒下土石方后,道路不斷地向前延伸。一名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這里有十幾支施工隊伍,每天施工人員達1000多名。
據了解,開發區里僅在建的道路就多達十幾條,總投資2.3億元。目前,寬闊的漩楚路、興玉路、康莊大道已經建成,銀河大道、濱江大道、工業大道等幾條橫貫開發區的主干道工程進展順利,漩門主體工程已竣工等待驗收,污水預處理中心已開工,科技大樓工程即將上馬……
把風水寶地打造成生態新城
良好的比較優勢,必然會集聚企業、吸引人氣;大建設必然會帶動產業、贏得豐厚回報。
作為開發區的領頭人,鐘強的案頭有一份最新的報表:截至今年3月底,開發區啟動區塊新開發土地面積1518畝,完成投資額4.5億元,入園企業總數達到119家,去年工業總產值達10.7億元。
客觀上講,玉環經濟開發區之所以能夠聚企業、引人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這里是一個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既兼山、海、湖景觀,又具人文景觀的絕佳組合,曾被命名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和省級濕地公園。而做好“環湖文章”,把這塊風水寶地建設成為集行政辦公、商業金融、休閑娛樂、高檔居住、科技工業、旅游觀光、生態農業、海上風光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的生態新城,更是當地政府的重頭戲。
為此,開發區對入園企業設置了“高門檻”,凡高能耗、高污染、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產業,一概拒之門外。科學規劃,全力保護濕地,大規模植樹造林,使之形成“城市森林”的生態效果。同時,大規模的低碳、生態、智能現代化住宅小區建設項目,即將出爐。
正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玉龍說,玉環湖風景優美,經常有水鴨、黑嘴鴨、白鷺、野鴨等多種飛禽出沒,有時,僅一群野鴨的數量就達上萬只。開發區有個玉環湖十分難得,做好“環湖文章”是正確的。再過幾年,現代化的住宅群建好,各種配套功能完善后,這里將是全縣最繁華、最漂亮的新城。到那時,他就能前門泊游艇,后門停汽車,居住在風景中,過著高品質的生活了。
比起林玉龍,鐘強的藍圖似乎更加美好。他說:“我們正在實施第四次壯舉,計劃用六七年時間,把玉環經濟開發區打造成臺州沿海產業帶上的一個重要區塊,溫臺兩地經濟融合的戰略樞紐,全省獨具特色的玉環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