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消費者看了廣告也不知到何處買產品”的情況發生,黃光裕說服那些用美金做產品形象廣告的外國廠家與國美合作打廣告,既讓廠家廣告開支得以減少,又讓消費者“看得到買得到”。進而黃光裕又向廠家要求,贈予國美一些樣品作展示,并開設相應的產品專柜,使顧客能看、能摸,現場就能買到。
1992年,黃光裕在北京地區初步進行連鎖經營,將他旗下所持有的幾家店鋪統一命名為“國美電器”,就此形成了連鎖經營模式的雛形。
到1993年時,國美電器連鎖店已經發展至五六家。而黃氏兄弟財富增長后,因為經營理念的不同,兩兄弟分家了,黃光裕分得了“國美”這塊牌子和幾十萬元現金。如果說黃光裕是眾多廠家形容的零售市場的一個“價格屠夫”的話,至此,黃光裕初步打造了“國美”這把“屠刀”。
24歲的黃光裕和哥哥分家后,開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電零售王國,并從此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書寫他和國美的財富神話:1993年,黃光裕的小門面變成了一家大型電器商城;1995年,國美電器商城從一家變成了10家;幾年后國美從北京走向全國……國美帝國建成.
黃光裕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操縱股價、內幕交易
有關監管層人士向記者透露,黃光裕牽涉*ST金泰的股價操縱案,有消息認為,過去兩年,著名的最牛散戶劉芳的背后有可能就是黃光裕。
2007年一季度*ST金泰的每股平均價格約在2.8元上下,經歷42個漲停過后,*ST金泰股價一度達到26.58元高點。按照312.24萬股計算,劉芳當時的浮贏最高可達7400萬左右。此外,黃光裕關聯方在另外一只股票上已有“內幕交易”嫌疑:戰圣投資與國美電器之間的“曖昧”使得前者3名高管的股票倉位異動高度疑似“內幕交易。
二:向商務部官員行賄
接近調查部門的人士向記者透露,郭京毅等多個被查官員都供出黃光裕曾向其行賄。有說法稱黃行賄的目的是為國美電器在港上市時繞開商務部相關規定:國美整體上市時黃將持有的35%非上市國美電器股權注入上市公司不符合有關規定,后來順利得到批準。此外,當年國美能否以紅籌股的身份在香港上市完全取決于商務部,國美曾想方設法對商務部相關人士多次公關……
黃光裕——劍走偏鋒
黃光裕曾說過:一有機會絕對要出擊,我屬于這一種。我并不是說掙了錢,完了有個名,趕緊帶老婆孩子享福去,完了看著錢別丟了,我可能不是這種人。
黃光裕的借雞生蛋
2003年以前獲利狀況不很樂觀的國美電器零售業務,卻實現了相當的經營規模,從而帶來了巨大的現金流,其中一部分資金通過國美系內的投資公司,以往來款的形式轉移給了系內從事房地產的公司無償使用;房地產業的高回報帶來的收益又流回電器零售業,為其不斷擴張提供了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