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方令航)程海峰是龍游的一名貨運司機,在他的業務行程里,金華正越來越多成為目的地:“以前是永康五金,金華冷凍食品、牛奶,最近金華白龍橋開了一座大型石材市場,我已經跑了好幾趟,今年年后去金華拉貨已經占了我七成比例的生意。”程海峰的感嘆背后,正是浙中商貿流通業輻射力的增強。《浙中商業購物中心戰略研究與框架設計》指出,要在未來5~10年內,通過商圈優化與升級,使浙中商業購物中心形成“兩主兩副兩核”的“鉆石型”發展格局。“以浙中城市群為紐帶,整合金麗衢城市資源,構筑區域商貿一體化,加速形成產業帶和都市圈,共創發展大業”的觀點,已經引起了業內外廣泛的關注。
隨著浙中城市群規劃的出爐,“浙中城市群”背景下的浙中商貿區首次展現在聚光燈下。以金華為中心的浙中地區是繼杭州灣、溫臺兩大城市群后,最具集結空間潛力的城市群落所在。而且,是閩、贛、浙、皖4省的接合部,擁有廣闊的經濟腹地,是聯結江西省與長江開發帶和沿海開放帶的“西大門”。金華作為“浙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其戰略要沖地位完全可以起到承東聯西的節點功效,和長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構筑區域一體化城市合作經濟圈,從而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
義烏小商品、永康五金、東陽建筑、浦江水晶、蘭溪紡織……一個個耳熟能詳的產業集群特色鮮明,目前金華商貿流通日益繁榮,商業業態不斷創新,流通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商品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物流業乘勢而上。浙中商業購物中心是金華的區域性城市品牌,這是金華經濟發展的特點決定的,金華正密切與各城市開展多種形式、全方位的商務協作,共同推進長三角流域城市間現代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
“浙中城市群發展起來,我們龍游算是直接受益者。通過落實龍游‘東西逢源’的發展戰略思路,牢牢抓住金華、衢州兩大地區中心城市發展的機遇,帶動我縣各方面的發展。”龍游縣發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龍游縣正積極參與浙中城市群的產業分工和資源互補,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行政區劃的樊籬已經在城市群概念下開始破除,哪里更適合發展,就走向哪里,正成為各地政府、企業的共識。縉云縣新碧鎮主動成為接軌永康的“橋頭堡”,承接永康因產業擴張而“外溢”的企業。近3年累計實際利用外來資本近30億元,一舉激活了縉云的五金機械產業。
商貿物流作為各類經濟協作不可或缺的紐帶,是區域一體化過程中首先必須拋出的繡球,肩負的責任重大,發展空間極為廣闊。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陳敏,對于如何建設浙中商貿區一直有考量,他認為如何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制定細則,加速浙中流域商貿走廊的建設,培育統一的大市場,值得引起業內外的深思。這幾年來金華城市商貿流通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連鎖經營、社區商業、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新型商業業態日益成為主流。金華更要加強與發達城市商貿流通領域的對接,抓住商貿流通現代化的機遇,引進現代化新型商業業態,促進新型商業業態全流域全面合作發展,促進經濟共同繁榮。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金華的商貿物流如何挖掘自身潛力,真正實現與長三角流域經濟的深度融合,從而促進金華經濟的發展,這一課題期待社會更多關注。副市長黃小杭指出,加快浙中商貿流通大平臺大企業發展,要大力抓好三項重點:一是加快商貿流通大平臺大企業發展。開展“外引內培”工程,既支持外來企業商家來我市發展,又著力培育做強本土商業龍頭企業,努力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及時為商業企業排憂解難。二是合力共建浙中商貿流通業,研究制定浙中城市群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浙中城市群貿易局長聯席會議制度。三是加大金華名特優新產品市場開拓,今年要在省內、國內大中城市建設若干個“金華名品中心”,到市外大型商場、超市、市場開設“金華名品專柜”,努力把金華名特優新產品推銷出去,把品牌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