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務發展大局提供法制保障,日前,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依法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提供刑事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關于為重點項目重點工程推進及城中村改造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三個文件。
“作為我院服務保障發展大局的‘三叉戟’,這三個《意見》將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拓展司法服務職能,創新司法保障舉措,為臺州‘十三五’發展的良好開局保駕護航。”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吳曙光介紹。結合出臺的三個《意見》,吳曙光詳細介紹了其中的亮點:
三個《意見》在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方面,涵蓋了12條內容,著力在轉變執法理念、嚴格辦案程序、完善工作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明確。其中,在執行方面,《意見》強調既要堅持差異化執行理念,根據企業是否有發展前景,采取不同的執行措施,又要堅持經濟高效執行理念,盡可能地節省降低執行成本,完善執行協調機制,確保重大涉企執行案件順利推進。
三個《意見》在保障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方面,明確20條舉措,有效運用刑事手段,為維護金融秩序穩定有序、推動小微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意見》明確,對一些小微企業以生產經營為幌子,實為騙取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等構成破壞金融環境、擾亂市場秩序犯罪的,必須嚴厲打擊。在強制措施方面,依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凍結及羈押性強制措施,盡量減少因司法活動影響小微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特別是要嚴防因執法辦案不當加劇企業生產經營困難。
三個《意見》在推進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和城中村改造方面,推出18條具體措施,將以積極主動的服務和依法高效的司法,切實履行好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推進和城中村改造助推者、保障者和建設者的重要職責。值得一提的是,為保障訴訟通道暢通,全市法院將開辟綠色通道,對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案件,在不違背訴訟程序、保證案件質量的前提下,全力縮短訴訟各個環節的時限,做到快立、快審、快執、快結。
三個《意見》還將堅持機制引領,健全分析研判機制、內部配合機制、上下聯動機制、外部協調機制,切實增強服務保障的整體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