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關于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遴選結果公布,廣東財經大學順利入圍。
去年4月以來,廣東率先在全國啟動高水平大學、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以“雙高”對接“雙一流”,共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7所高校入選。今年6月,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三部門聯合發文明確,遴選一批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試點學校,試點期為4年,并從政策、經費等方面予以傾斜。
廣東財經大學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的探索早已開始。去年5月公布的《廣東財經大學章程》再次明確了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黨委書記黃曉波說:“堅持走應用型發展道路,是廣財大發展的根本戰略。學校將堅定不移地走應用型發展道路,重點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素質人才,辦出特色,辦出水平。”
高質創業項目、權威競賽成果可替代畢業論文
2015年5月6日,國務院在清華大學召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座談會,吳志偉應邀出席,是全場唯一一個廣東大學生創業代表。他是廣東財經大學2009級金融工程專業學生,2012年與同學陳曉亮、鄭琦斌在校內創業園成立“艾晨斯”咖啡廳。3位90后創業合伙人并不是廣財的特例。從2008年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到2009年建設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再到2012年成立創業教育學院,該校在推動學生創業上可謂是不遺余力。目前,學生創業園共入駐企業40多家,吸引了近2000名在校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已立項建設1個國家級、18個省級和一大批校級示范多功能校外教學基地。
該校還從2012年開始將《創業基礎》納入通識教育必修課,面向全體本科生開設。為了避免創業教育上的分散化和零碎化,學校在充分利用自身學科和專業優勢的基礎上,整合校內外多方力量,將創業教育系統化、平臺化、實踐化。
廣財大有意實行多樣化、開放式畢業論文(設計)制度。鼓勵學生就現代服務業對口行業(單位)存在的問題選題,以“是否發現真實問題、是否有效解決真實問題或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真實問題思路”作為評判畢業論文(設計)的標準,鼓勵學生以調研報告、創業項目設計書、權威創新創業競賽成果等替代畢業論文(設計)。
應用研究項目、成果將成評審考核重指標
應用型大學的學術研究特點必然倚重應用型研究。廣東財經大學校方介紹,在引導教師學術研究方向方面,將強化應用研究的考核評價機制,加大應用研究項目、成果在職稱評審、崗位聘任、績效考核等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權重。在創造應用研究條件方面,在完善應用研究平臺體系的基礎上,將充分利用省市專利獎勵制度和專利轉化平臺,推動應用成果產出與轉化。記者獲悉,廣東財經大學擬修訂科技成果轉化辦法,獎勵負責人、骨干技術人員等成果轉化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比例不低于80%。
校長于海峰表示,應用型大學不是降格,是辦學思維、辦學定位和辦學模式的調整。學校要緊緊把握機遇,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上來,把辦學模式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