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報6月18日訊 “我們這個農產品交易市場,主要用于批發銷售本地生產的高山蔬菜、板栗、茶葉、筍產品、食用菌、家禽等農產品,現已開始招投標,力爭早日投入使用。”6月13日,在衢江區湖南鎮白塢口村一空地上,湖南鎮負責人向杭州市副市長何關新一行介紹說。
這個市場是杭州市幫扶衢江低收入農戶增收的“造血”項目。白塢口村是烏溪江庫區的舉村鄉、嶺洋鄉以及湖南鎮的農產品向外流通的必經之路,而且該村以及周邊的蛟壟、朝書、山尖岙等村盛產生姜、高山蔬菜、楊梅、板栗等農產品,預計交易市場投入使用后,各種農產品的附加值可提高10%以上,年增收400萬元。
2008年我省啟動“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以杭州市政府為組長單位的團組,結對幫扶衢江區14個鄉鎮、100個低收入農戶集中村。“我們緊抓這次機遇,堅持做到早字當頭、快字優先,全面主動地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促使低收入農戶早日增收致富。”區長蔡曉春說。后溪鎮窯里村塘后自然村的一段進村道路很差,村民生產生活十分不便,當杭州市決定出資13萬元補足資金缺口后,區里立即上馬該項目,今年1月已投入使用。杭州市出資10萬元的青龍頭村農民飲用水工程,僅用3個月就讓該村600多人喝上了“放心水”。
雙方都為建立“造血型”的幫扶機制動足了腦筋:扶持和幫助低收入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業、來料加工業、家庭工業、“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讓更多的杭州農業龍頭企業到衢江建立生產基地、加工基地,與當地低收入農戶簽訂收購、加工合同;請杭州超市、農產品市場等流通企業到衢江區,幫助銷售農產品等。后溪鎮是個老橘區,近年來開展了“一提、二改、三疏、四統一”為主要內容的萬畝無公害柑橘精品園區建設,現在杭州聯華超市已經與該鎮達成銷售意向,后溪柑橘將走進杭城千家萬戶。
截至目前,杭州市已實施幫扶項目134個,累計到位幫扶資金1174萬元,助2萬多戶低收入農戶增收。(胡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