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融合,這一盤棋該如何下?昨天的座談會上,各相關部門紛紛出謀獻計,暢談對市區融合的看法和建議。
市教育局:推進市區普通高中一體化
加快對市區普通高中的投入,加快實施市區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程。
建議出臺《關于加強臺州市高層次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見》,加大教育人才引進力度。引進的優秀校長和學科骨干教師,按A、B、C類分檔,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確定柔性引進人才政策,對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分類發放津貼。
落實“管辦評分離”、“校長職級制”、“市管校聘”政策要求,激發市區學校校長和教師隊伍的活力。
市衛計委:大力推進“智慧醫療”進程
一方面,繼續抓好“健康一卡通”項目建設,按照既定目標,年底前在三區及臨海、溫嶺所有醫療機構全面開通“健康一卡通”,實現就診信息互聯互通,積極打造全國地市級的“智慧醫療”樣板。
另一方面,加快建設市級醫院綜合監管、分級診療、全科醫生簽約和臨床用血等信息化系統,切實提高醫療管理服務水平。
市城管局:實施“三大革命”促升級
實施“廁所革命”。計劃3年內市區新建城市休憩驛站型公廁259所,使公廁成為展示臺州形象的新名片。
實施“垃圾革命”。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提升、收集和運輸管理提升、垃圾處置能力提升和垃圾分類普及宣傳等專項行動,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
實施“物業革命”。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形成順暢的物業管理體制,實用的工作運行機制,完善的法規支撐體系,規范的行業監管制度,完善的基層自治架構,提升物業管理整體水平。
市交通局:交通建設應當“五統”
市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應當遵循“五統”原則。即統一規劃、統籌資源、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養。
推動綜合交通“多規合一”工作盡快落地,對市區縣道以上公路、涉及“三區兩市”重要干線、交通樞紐、物流基地及鐵路、水運、航空等基礎設施統一納入一個規劃盤子,提高廊道和線位資源利用效果。
在跨區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技術、綠化等方面,采用全線統一標準,確保同一個項目路容路況、路域環境相協調。
建議對市區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由市本級統籌安排建設時序,其中國省道公路及跨區重大交通項目由市級平臺擔當建設主體,牽頭開展前期工作,按照“三同步”要求,統一建設步調,防止產生斷頭路、瓶頸路。
市編辦:開展市區檢驗檢測機構一體化改革
整合市區食品、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林產品等檢驗檢測資源。將市場監管、農業、海洋與漁業、林業等部門的食品、農產品、畜產品、初級水產品和漁業投入品、林產品檢驗檢測工作整合到市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將農業、海洋與漁業部門的農產品生態環境、漁業環境檢驗檢測工作整合到市環保檢驗檢測機構。
市區整合。將椒江、黃巖、路橋三區市場監管、農業、海洋與漁業、林業等部門的食品檢驗檢測職能統一整合到市食品檢驗檢測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