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遇到的挑戰越大,大腦的變化越大,學習也越高效,但是過分的逼迫自己可能導致倦怠。因此,處在舒適區之外卻離得不太遠的挑戰,能使大腦變得更為迅速。』
1、倫敦出租車司機的大腦
大腦就像肌肉,越練越大。
大腦的結構與運行都會為了應對各種不同的心理訓練而改變,很大程度上像你的肌肉和血管系統響應體育鍛煉那樣。
2、大腦擁有無限的適應能力
盲人的大腦如何“重新布線”
盲人用指尖觸摸盲文凸起的小點點。研究人員用核磁共振的機器來觀察盲人閱讀時的大腦活動,看到大腦中發亮的是視覺皮層。對于正常視力的人來說,視覺皮層在處理雙眼的信息時才會發亮,但對于盲人,視覺皮層幫他們解讀了指尖觸摸盲文凸點的感覺。
大腦的結構和功能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根據你對它們的運用而改變。如果你足夠多的練習某件事情,你的大腦會改變某些神經元的用途,以幫助完成那些任務。因此通過清醒的、刻意的練習,以我們期望的方式來塑造我們的大腦,是有可能的。
3、走出舒適區的重要性
足夠努力的鍛煉,并且保持足夠長的時間,那么身體將以各種方式來改變,使得那種努力變得更容易。你會稍微變得強壯一些,積累一定的耐力。但這里有一個陷阱:一旦補償已經發生,新的肌肉纖維已經生長出來并且變得更加高效,身體就會輕松的應對一千倍感艱難的體育鍛煉,它會再度感到舒服。改變也會停止。因此,要使改變不斷進行下去,你必須不斷加碼:跑的更遠、更快,并且爬坡跑。如果你不繼續給自己施加壓力,身體將會保持體內平衡,盡管此時的平衡已經不同于以前,但你將停止改進的腳步。
挑戰越大,變化越大,但不要太過
過長時間內過分的逼迫自己,可能會導致倦怠和學習低效。
大腦對于處在舒適區之外卻離得并不太遠的“甜蜜點”上的挑戰,改變更為迅速。
4、練習改變大腦結構
對于刻意練習,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發覺自己的潛能,而且要構筑它,以便從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變得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