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創建有效的心理表征。自己練習時,必須依靠自己的心理表征來監測自己表現,并確定可能在哪些方面不對。找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來觀察你并提供有效反饋,比單憑自己練習效果好得多。
當你改變時,可能需要更換導師。
沒有導師,怎么辦
例子:富蘭克林的寫作之路,一步步的模仿《觀察家》雜志,自己制定練習方案,不斷精進。
延伸:日本——守破離、標桿管理法
① 自己設計練習方法
② 用“三個F”創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專注focus、反饋feedback、糾正fix it
將技能分解成一些組成部分,以便反復練習,并且有效地分析、確定你的不足,然后想辦法解決他們。
富蘭克林提高寫作、畫家練習畫畫:通過努力研究大師的作品,努力從記憶中復制它,然后將復制品與原始作品進行對比,以發現其中的差別,并予以糾正。
努力去復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敗了就停下來,思考為什么事變,才能創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③ 跨越停滯期
A、 以新的方式挑戰自己
B、 攻克特定的弱點
想辦法逼自己一下,搞清楚自己的“停滯點”在什么地方。設計一種練習方法,專門來改進那個特定的弱點。
C、 保持動機
保持動機是每個投入有目的訓練或者刻意練習的人最終都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新年決心效應(健身房1月、7月)
要么強化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腳步的理由。
弱化停下腳步的理由——留出固定時間聯系,不受其他分心;良好的計劃;找出可能的干擾因素,想辦法將其影響力控制在最小
增強前行的傾向——看到的結果、父母想辦法阻止、和自己達成協議、社會動機、感興趣的人聚合起來(訓練營)
D、 精心設計目標
將漫長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標,并且每次只關注其中的一個,達成目標獎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