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新用戶的秘密——裂變
群體的擴散,總是一開始比較慢,然后當采用者達到一定的數量(即“臨界點”)后,擴散過程突然加快,這個過程一直延續,直到系統中有可能采納創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納了創新,達到飽和點,擴散速度才會逐漸變慢。
魔漫相機為什么會火的原因:
(1) 尋覓口碑傳播,產品快速引爆策略。
(2) 抓住場景,借勢移動終端的基礎流行。
(3) 從社群思維出發,準確抓住用戶群的需求。
設置病毒流行機制
如何撬動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1) 增強傳播的動力,例如制作有傳播力的內容。
(2) 降低受眾的接收門檻,讓受眾可以繼續傳下去。
(3) 熟悉客戶群的網絡結構,選擇合適的中心節點和努力對象。
病毒公式:K表示“病毒系數”,ct表示“傳播周期”。
“病毒系數”(Virality Coefficient)描述的是產品在人群中擴散引起鏈式反應的系數。當病毒系數>1時,真正的病毒式傳播被啟動,企業的用戶數量會呈現指數級增長。病毒系數即傳播的能力,如果每一個用戶或者受眾可以繼續下去,每個人影響(發展)超過1個人,那么病毒的游戲規則就可以傳下去。
傳播周期”(The cycle time),即一個用戶完成一次病毒傳播的時間。當病毒系數都是2時,如果用戶的病毒傳播周期分別是1天和2天的話,傳播效果也會出現巨大的差異。
新產品在人群中擴散的規律
創新采用者:指具有冒險精神的風險擔當者,他們容忍購買不成功的新產品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早期采用者:當地參照群體內的意見領袖。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愿意承擔采用新產品帶來的風險。
早期大眾:消費者對新產品很謹慎。他們比其所在的社會群體中的大多數人較早使用新產品,但又是在新產品或新業務已被證明是成功的之后采用。
晚期采用者:消費者對新產品或新業務持懷疑態度。他們采用新產品更多是出于社會壓力或者老產品越來越難獲得,而不是由于新產品有好的評論。
落后采用者:他們有懷舊情結,極不愿意采用新產品或新業務。
產品營銷初期的核心任務在于瞄準早期采用者,樹立好標桿,引發早期大眾采用,其實一旦早期大眾開始有規模地使用,接下來就不用向晚期采用者、落后采用者進行信息宣傳了,通過大眾口碑及示范營銷的傳導能自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