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委托的紙幣封裝項目,要求在半年內完成設計、制造、調試、驗收,但提供的資料只有一些照片。
接不接?杭州永創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羅邦毅狠了狠心:拿下!
他親自帶著項目組,通過主動高頻試錯、軟件介入、單元化模塊設計等多種創新方法,在接近3000個小時的研發后,終于拿出了符合要求的成果,并且實現了每一道裁剪工序后的自動檢查。
要知道,在這之前,檢查裁切人民幣都需要手工完成。
這件事情,發生在2008年。目前,這家落戶西湖區十多年的包裝機械研發、生產的企業,已坐擁108項中國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5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他們的客戶。
“包裝裝備行業,在中國起步較晚,上世紀90年代末才開始發展,尤其是智能包裝裝備,2001年起步到現在,還不到十年。”永創智能設備總經理吳仁波說,目前公司的后端包裝工序,還存在大量的人工作業現象,讓制造業和數字化深度融合,也是他們正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情。
昨天上午,西湖區舉行招商引資大會,發布了“新制造業計劃”,打出了一套“組合拳”,要提升發展傳統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這一套“組合拳”,在吳仁波看來,“大大提振了制造業的信心”。
這份信心,來自于西湖區對等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給出的精準支持。
對首次上規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上規后連續三年在規企業再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這是對制造業企業小升規的獎勵。
對新認定的“市高企”,每家給予20萬元培育經費資助和享受貸款貼息補助。這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獎勵。
對境內外成功上市的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對外地上市公司遷址西湖區的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的獎勵。這是對上市企業的獎勵。
對于制造業企業年營業收入首次達到5億、10億、50億、100億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100萬、200萬、400萬元的獎勵。這是對企業上規模的獎勵。
真金白銀獎勵企業,把企業一點點拉扯大,西湖也騰出了更大的地方,讓他們在這里自由發展。
西湖區定好目標,到2025年,紫金港科技城和之江新城都將累計完成工業用地做地出地3000畝(包括創新用地),為制造業發展提供新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