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關系十分密切。一個上市公司為了籌措資金不僅會發行股票,還會發行債券,為了經營資產,還會持有股票和債券。
通常來說,上市公司都希望通過發行股票籌措資金,因為相對于債券和銀行貸款來說,股市融資沒有利息負擔。然而,當股票市場陷入蕭條,投資者基本不會考慮增持股票。所以,在這種時期上市公司大都只能發行債券來融資。然而在經營環境惡劣時發行債券,債券利率會上升,債券價格則會下降。這時,金融費用增加,導致股價下降。
股價和市場利率反向運動,和債券價格同向運動
一般情況下,如果市場利率與上一年相比大幅上升(如果債券價格暴跌),股價指數就會大幅下降。股價和市場利率反向運動,和債券價格則同向運動。
我們來了解一下2002年以后股價指數和市場利率的相互關系。
股價指數和市場利率的相互作用
基準:月末
來源:韓國銀行,證券交易協會
① 股價指數上升期,市場利率保持在較低水平。
② 與2006年相比,2007年的市場利率雖然大幅上升,但是股價指數仍然很高。2007年7月美國次貸危機以后,市場利率暴漲。與此同時,證券市場相關人員因擔心股價下跌,通過增加倉位把股價指數暫時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
③ 然而,依靠增加倉位來支撐股價指數的戰略最終以失敗告終,因為如果市場利率上升,股價指數就無法不降。2007年10月開始,市場利率上升至6%以后,股價以2007年第四季度為基點結束了大幅上漲期。到了2008點第一季度,市場利率暴漲到8%左右,股價指數也隨之大幅下降。
④ 然而,市場利率在2004年僅為,到2005年躍升至,但股價指數沒有下降,反而從896點上升到1 379點。從下圖可以看到,2004~2005年市盈率出現了明顯下降。這表明,雖然上市企業的銷售額沒有大幅提高,但是營業利潤大幅增加了。這說明,即便市場利率上漲增加了金融費用,只要利潤率(營業額)有大幅改善,股價指數也有可能上升。
市場利率上升,股價也同步上漲的情況
從股票市場到債券市場籌集資金
上市公司在熊市時很難進行增股籌資,只能到債券市場籌措資金。但是,在股指下降、財務結構惡化的情況下發行公司債券,其利率會進一步上升。隨后,由于企業金融費用增加,股價指數會相應地進一步下降。外加政府為了防止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降低利率,這樣,債券市場的大量資金流向國債,出現國債價格上漲,而公司債券價格下跌(公司債券利率上升)的兩極化現象,導致股價指數一降再降。
熊市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相互關系
一般而言,在經濟繁榮時期因為資金需求增加而導致市場利率上升,或者政府為了抑制經濟過熱而提高基準利率,在這種情況下,股價指數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上升。即使提高利率也無法遏制經濟過熱,這是因為在一定時間內,相對于利率上升增加的金融費用而言,股票投資的預期收益率要高得多。
然而,在政府擔心經濟衰退而下調基準利率時,股價指數還會下降。盡管利率已經下降,經濟衰退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是因為相比削減金融費用的效果而言,經濟衰退造成的企業財務結構惡化以及利潤率下降的幅度要大得多。
文章摘抄于:《投資,一定要懂資金流向》 作者:(韓)尹采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