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做失敗的70%
據報道,我國創業企業1年存活率不足30%,平均企業壽命不足3年。而在創業環境較好的發達國家,創業企業當年存活率高達65%。對于如此巨大的反差,我們并不感到驚訝。因為在日常的采訪和
研究工作中,我們發現眾多創業者對創業的基本規律,甚至基本常識都缺乏了解。
就在我們研究工作告一段落,著手撰寫這本書的時候,- -位遠在湖北的創業者打電話來求助。這位創業者在一-個名叫武穴的小城市從事媒體工作。他發現每年城里都有四五千對新人結婚,小到請
柬、喜糖,大到鉆戒、家裝,有著可觀的婚慶消費市場。如果能做-一個主題團購,他相信既可以幫助新人節約資金和精力,又可以為合作商家增加銷售。而他自己也可以通過商家的返點獲得傭金。形成
客流后,將來還可以成立專門的婚慶公司獲得更高的利潤。
因此,在去年他籌措了幾萬元開始創業。他成功地說服了17家商家成為他的合作伙伴,簽訂了頗為優惠的團購價格后,他開始投放廣告。在服務了五對客戶后,這位創業者面臨資金窘境。現在已苦
苦支撐半年,如果再籌不到資金,就要關門大吉了。
他打電話來,希望能尋找天使投資者或風險投資商,讓他把項目進行下去。
對于融資額度、如何使用資金等問題,他如此作答:至少需要二三十萬。 他需要- -間 “像樣”的辦公室,以提高客戶對公司的信任度;還要幾個人手,因為他唯一-的合作伙伴迫于壓力已經退出; 還
要再投放些廣告,半年來幾乎處于停業狀態,以前的廣告早失效了。.
這位創業者的錯誤非常常見。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以下幾點。
1.對自己的項目缺乏基本測算
簡單的測算也許并不精確,但足以讓創業者了解自己的處境。以這位創業者所做的5個訂單來看,每對新人通過團購消費在2000- 3000元之間, 而創業者平均每單獲得200元左右的服務費。即使能夠
獲得25%的市場占有率(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假設) ,也就是說有1000- 1250對新人采用這一-團購服務 ,創業者每年收取的服務費也不過20余萬元,還沒有扣除場地成本、人力成本和廣告等推廣成本。
即使這是一-個未來有發展空間的商機,創業者也該謹慎評估自己到底能撐多久。
2.盲目使用資金
按照創業者的“計劃”,即使獲得資金也會再次陷入困境。這是很多創業者因“資金不足”而失敗的真正原因。創業成功者很重要的一一個原則是“少用資金多用腦”。一個“像樣”的辦公室一-定要
自己花錢租嗎?廣告-定要花錢投放嗎?有沒有不花錢或少花錢的替代方法?尤其是在創業初期,會有很多當初沒有預計到的花銷,所以一定要絞盡腦汁尋找低成本的替代方案。實在想不出來,也要盡
力用分享未來收益的方法,以減少前期的現金投入。
要知道,陳天橋開始做《傳奇》這款游戲的測試時,從服務器到帶寬都是說服供應商免費試用的;史玉柱當年做漢卡時,電腦是賒的,廣告款是以軟件版權抵押的。如果他們也信奉“沒錢就辦不成
事”,那在創業的頭一-個月他們的公司可能就倒閉了。
3.對風險投資缺乏基本了解
對風險投資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就源于此。不作測算,隨意報價只是表現之一。 這樣的常見低級錯誤不下10種,我們能夠在80%以上的商業計劃中見到這種情況。這也是我們認為創業者缺乏創業常識的原因。
在創業早期,天使投資主要有3個來源,就是業界戲稱的3f,即家庭(family)、朋友(friend) 和傻瓜(fool)。即使是傻瓜,也是因為受到高回報的誘惑而冒險。像上面提到的這位投資者的項目,投入二三十萬,即使按照樂觀測算,本錢兩三年都未必收得回來,這種情況只有家人或朋友才可能出資相助。退一步講,即使每年盈利二三十萬,風險投資商也不會感興趣。對于他們來講,無論項
目大小,都會有一-個審慎調查的基本工作量。時間如此寶貴,他們根本不可能在一一個不到百萬元的項目上浪費精力。畢竟,不會有人會停下車去撿路邊的硬幣的。
文章摘抄于:《成功創業有方法》 作者:李闖 李小剛 馬志鋼 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