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影視業的興起,更創造了許多新的就業機會。由影視產業帶動起來的旅游業、酒店餐飲業,以及建筑業、教育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一條環環相扣的產業鏈。創辦于2006年的橫店影視企業學院在納入全國高校管理序列后,去年面向全國招生931名,現有在校生總數1923名,15個專業將為影視企業打造一批導演、演藝、攝像等專業人才。橫店影視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加速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了橫店的城市化進程。
[深化]
基地化、專業化、產業化、社會化
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著力推進我國影視劇制作生產方式轉變
從2002年開始,面對不斷增加的劇組,橫店影視城統一管理運營制景、道具、服裝、化妝、車輛、設備租賃、演員隊伍等配套服務,還開發了杭州超山、磐安花溪、浦江神麗峽等自然風景區。而促使橫店影視業正式朝產業化方向發展的,是2004年4月成立的國內首個影視產業實驗區———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
2003年底,經國家廣電總局批準,橫店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2004年4月,“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正式掛牌。
“影視產業實驗區自2004年成立以來,東陽市委、市政府極力優化發展環境,在鞏固原有政策基礎上,去年出臺了《關于建立政府特別獎促進經濟發展的補充意見》,特設‘影視貢獻獎’;同時,繼續修訂完善了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獎勵辦法,加大對影視企業的扶持力度。”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厲紅亮介紹說。
實驗區與中行金華分行、建行金華分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促進兩大銀行與華誼兄弟、橫店影視娛樂簽訂銀企合作協議,使兩家企業分別獲得2億元、3億元的授信支持,其他影視企業也有望獲得較多的資金扶持。
對政府的全力扶持,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中軍深有體會。去年9月,“華誼兄弟”成為國內首家在創業板上市的民營影視企業,東陽市財政給予200萬元的上市獎;去年,該公司繳納稅費超過2000萬元,對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東陽市政府又頒發了政府特別獎8萬元;前不久,針對該企業提出的建議,市政府進行專題研究,確定“一企一策”,全力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厲紅亮說,按規劃,這個實驗區并不局限在橫店本地,它還包括了周邊的湖溪鎮、馬宅鎮、南馬鎮、南市街道、城東街道的部分行政村,規劃總面積達365平方公里,包括“一城三帶四區”,“一城”指影視城,“三帶”為城南影視文化景觀帶、城北影視文化景觀帶、諸永高速影視文化景觀帶,“四區”系城鎮行政功能區、生態休閑發展區、城鎮工業發展區和水源涵養發展區。
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不僅擁有包攬歷史千年、地方特色的全球最大實景拍攝基地,更有完善的產業鏈、優惠政策和系統的專業服務。近年來,實驗區積極構建企業經營、拍攝制作、發行放映三大服務平臺,初步形成了從劇本創作、發行、后產品開發一條龍的較為完整的影視產業鏈。到目前為止,已吸引了華誼兄弟、保利博納、光線傳媒等356家中外影視公司在實驗區相繼落戶。經營項目涵蓋了影視制作、器材租賃、廣告、動漫及出版等多個行業,形成了從劇本創作到影視制作、發行、后期產品等“一條龍”產業,基本實現了“拿著本子來,帶著片子走”。實驗區內,有影視服務中心、演員公會、行政服務中心、電影審查中心、電視劇審查工作站等,為入區企業提供各種配套服務。影視作品的申報平臺進一步完善,大大方便了企業作品立項、審查、備案等程序化工作。
由橫店集團出資成立的橫店影視制作公司根據市場走向,積極策劃拍攝影視作品。僅2008年就投資拍攝了《蘇東坡》《最后的較量》《虎山行》等影視作品,制作公司還簽約加入亞洲影視聯盟。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政府高層或影視巨頭到橫店實地考察。去年,橫店影視制作有限公司投資了多部影視作品,包括中澳合拍的第一部電影《尋龍奪寶》,電影《葉問前傳》《鏢行天下》,以及電視劇《我們的夢工廠》《喋血錢塘江》《秋霜》《大管家》《還看今朝》《中國式相親》等。
7月16日,《007》男主角皮爾斯·布魯斯南,《教父》導演艾伯特·魯迪以及《木乃伊》《2012》《泰坦尼克號》的導演、總制作人等將來橫店,就好萊塢電影制作公司與橫店影視外景地合作事宜進行考察、洽談,美國好萊塢即將與“中國好萊塢”展開更密切的合作。
[展望]
未來5至10年在影視產業投資30億~60億元
打造規模最宏大、要素最集聚、技術最先進、成本最低廉的全球知名影視基地
日益壯大的橫店已不滿足于為他人做嫁衣,開始著力拉伸影視產業鏈,打造終端工程,讓自己成為主角。
從2009年1月開始,橫店集團強勢進入電影終端發行市場。獨立投資3個多億的18家影城已經陸續開業,去年票房收入9600多萬元,累計觀影人次達353萬人次。其中長沙橫店瀟湘王府井影城、南京新街口影城票房收入居湖南省、江蘇省影城首位,排名全國前十。
依托背后的影視城和中外劇組,橫店院線相比其他院線擁有電影明星、旅游基地、片源組織等諸多優勢。例如,呼和浩特橫店電影城開業時,他們邀請明星到當地與影迷互動;鄭州、太原、長沙等地的影城,每個月都抽取幸運觀眾,提供橫店影視基地免費旅游的機會,極大地帶動了人氣。
今年1~5月,橫店院線票房收入為8352萬元,同比增長263%,累計觀影人數達253萬人次,同比增長182%。
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的6年實踐,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肯定和支持。去年11月,財政部專門為完善實驗區實踐過程中涉及影視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問題召開了座談會;今年3月,國務院法制辦《電影產業促進法》立法調研組將實驗區列為全國唯一的一個基層調查點,實驗區大量的實踐資料為他們的立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前不久,調研組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促進法(修改稿)》初稿發至東陽市政府,讓實驗區進一步提出修改建議。
未來5至10年,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將著力打造“規模最宏大、要素最集聚、技術最先進、成本最低廉”的全球知名影視產業發展基地。為此,去年底橫店集團總裁徐永安提出一個嶄新的目標:5~10年內在影視產業投資30億~60億元,其中新建高檔影院300~500家,使橫店院線躋身全國院線前三強。根據徐永安的設想,橫店將進一步擴大影視基地的建設規模,借助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這一平臺,爭取成立影視創新基金,激勵影視創作;積極探索建立“中國影視發展指數”,讓橫店成為中國影視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描繪這樣一幅宏偉藍圖,徐永安顯然有足夠的底氣。
歷史上每一次經濟危機,似乎都與特定區域文化產業的繁榮息息相關: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促成了美國好萊塢的快速發展;上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衰退促成了動漫產業崛起;上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風暴催生了一股“韓流”……而這一輪全球金融風暴讓很多經濟、文化界人士將充滿希冀的目光落在了中國,“中國電影正迎來黃金十年”的說法也不脛而走。
愛做夢還特別善于把夢想變成現實的橫店人又開始編織自己的美麗夢想了。
這一個黃金十年過去,橫店將會怎樣?
讓時間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