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成人免费av电影一区,a一区二区三区,僵尸再翻生在线观看,麻豆一区区三区四区产品精品蜜桃

資訊首頁  經濟熱點 民營經濟 浙江股市 區域發展 專業市場 企業動態 統計數據 浙江產經 浙江樓市

三千“信息保姆”活躍金華鄉村 提供全鏈條服務

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27日 信息來源:

   從怎么種到怎么銷,為農提供全鏈條服務 三千“信息保姆”活躍金華鄉村

 
  如何讓農業農村經濟搭上信息化的快車?這是個難題。
 
  為打通農業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2014年農業部部署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工作,要求每個行政村都有村級信息服務站。2017年,我省開始推進信息入戶工作。作為傳統農業大市,3年來,金華市已建成3123個村級信息服務站(益農信息社),配備了3123名信息員。去年創建縣級益農中心,以實體化運作,幫助益農信息社常態化運營。
 
  今年一季度,益農信息社提供各類為農服務27萬人次,涉及金額1931億元,促成電子商務成交金額1065億元,疫情未造成當地農產品大規模滯銷。
 
  近日,記者走訪金華農村,記錄益農信息社和益農中心的服務故事,感受信息進村入戶工作如何引發互聯網與農業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推動鄉村振興。
 
  160.jpg
 
  網紅產品“湯處芋頭怪”上市后,湯處村農民在田頭搶收原本很少有人要的芋頭。張建成 攝
 
  涉農多少事
 
  盡在一屏中
 
  “像我這樣喜歡研究的,以前常要跑農業局、農科院,請教各種問題。現在,我坐在大棚里,全國農技專家就在我身邊。”浦江縣浦陽街道同樂村農民石新法說。兩年前,浦江縣農業信息中心把他的家庭農場,作為益農信息社專業站點之一。浦江自建的益農信息社觸摸屏,搬到他的農場里,他也成了一名信息員。
 
  劃著觸摸屏,石新法對記者說:“這臺機子太好用了。國家的惠農政策、農產品市場行情、水電費繳納、醫院掛號等,只要想得到的涉農服務,這里都有。”前不久,他培育的新品種枸杞番茄葉子發黃,拍了照片,通過觸摸屏上傳后,屏幕上立刻跳出應對方法。“說是可能大棚高溫高濕不通風造成的。我打開大棚,通了下風,果然好了。”石新法說。
 
  在石新法為農作物便捷地求醫問藥背后,是浦江縣精準到位的信息進村入戶方式。
 
  浦江縣是農業部第二批信息進村入戶試點縣。“按照農業部建站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寬帶、有網頁、有持續運營能力的‘六有’要求,我們想:場所、人員、寬帶、網頁都不難。難在用什么設備,讓農民喜歡,以及未來持續運營能力。”浦江縣農業信息中心主任潘青仙說,在全縣推進益農信息社之前,他們就與一家網絡技術公司合作,借助大數據,對涉農信息進行歸類、整合。
 
  記者在智能屏里看到,這里內容包容萬象,條目清晰,分成公益服務、便民服務、惠農政策、病蟲害識別等10多個板塊。點開“惠農政策”,系統自動抓取的國家、省、市、縣各級相關政策,農民閱讀、查詢很方便;在“價格檢測”里,有農產品漲跌預警、每日行情、趨勢預測等內容,也是一目了然;在“公益服務”里,各種農業報刊也能在線看;還有便民服務,除了能交水電煤費、充話費、買火車票外,還能足不出戶掛上省里、市里醫院的號;而“病蟲害識別”更顯智能,選擇好農作物種類,上傳視頻,系統就會自動給出病蟲害防治辦法。
 
  潘青仙介紹,益農信息社分標準站、專業站、簡易站等3類。標準站通常建在行政村,設在村辦公大樓里,信息員多為村干部,要提供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服務。石新法的是專業站,依托于家庭農場而建,以提供農業專業服務為主。石新法著迷于病蟲害識別版塊,他說:“親戚朋友家的農作物長蟲生病,都把照片發到我這里,讓我用系統幫助診斷。”
 
  浦江浦南街道石埠頭村益農信息社是個標準站,信息員張瑞任務就重了。從幫買車票、醫院掛號,到上淘寶買鞋子、收快遞,都是她的服務內容。村支書黃惟善說,益農信息社就設在村辦公樓里,張瑞是村民找得最多的人,“靠一臺智能屏,張瑞能幫他們買東西、查政策、問價格……村里很多服務都承擔了。”
 
  浦江試點成功后,類似的大屏,遍布金華各縣(市、區)益農信息站。記者采訪時,浦江又先行一步,專門開發了益農信息社手機客戶端,方便農民使用。
 
  銷售有困難
 
  中心來幫忙
 
  數據顯示,疫情最嚴重的2月,金華各地益農信息社組織銷售農產品500多噸。當地農產品未出現大規模滯銷現象,某些品類還因市場拓展而俏銷。
 
  金東區塘雅鎮橋頭陸村農民趙宏文怎么也想不到,他家滯銷的9000多斤春香橘柚,短短10多天就只剩1000來斤了,價格還與去年差不多。“2月底,我家來了幾個人,說是區益農中心的,信息員把我家滯銷的消息告訴了他們。做了產品檢測后,談妥了價格,就幫我在網上賣了。”趙宏文說。
 
  金東區嶺下鎮嶺一村苗木種植大戶朱壽權同樣想不到。年前,他聽過區益農中心的培訓課,加入益農中心組建的微信群。受疫情影響,他家精品柑橘“紅美人”小苗一度滯銷。消息報告給區益農中心后,中心通過農民信箱向全省發布信息,“一個月左右時間,全區30萬株‘紅美人’全賣完了,價格還漲了。”朱壽權說。
 
  盡管每個村都按照農業部“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務、會經營”的選人要求,但因農村人才短缺,益農信息社“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服務”四大服務,大多只能提供前面兩項,尤其是電子商務里的農產品網上營銷存在很大難度。
 
  “我們做過調查,信息員大多50來歲,最多會用微信。不經過長時間的培養,讓他們幫助網上營銷是不可能的任務。”金東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孔子鷹說。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幫助農產品出村?去年10月,金東區成立了區級益農服務中心,引進了一支懂網絡、擅銷售的運營團隊。日常的電子商務服務,由運營團隊指導信息員操作,包括收集本村涉農主要產業和規模大戶的種養品種、生產規模、產出季節等,精準架構農產品供應信息平臺,整合梳理雜亂的農產品出產信息。與此同時,運營團隊依托供應平臺的大數據,與各大電商平臺精準對接,保障銷售。
 
  趙宏文和朱壽權的銷售難,都是這樣破解的。種植戶通過微信或電話上報滯銷信息,信息員收集后報到區益農中心,益農中心再組織人員進村核實,然后以益農中心統一價格、統一包裝、統一品牌,對外銷售。“金東區的農產品,對外都‘一張臉’,既好認也有規模效應,容易在互聯網上打響品牌。”孔子鷹說,如今,已有杭州、上海等地消費者認益農中心牌子。不少淘寶賣家也開始上架金東益農中心產品,由區益農中心統一供貨。
 
  武義比金東還早。去年6月,武義縣成立縣級益農中心,并引進農產品銷售運營團隊,操作手法嫻熟。為摸清底數,縣益農中心帶領信息員建立了120多種優質農產品數據庫;為精準銷售,縣益農中心組建項目組,帶著信息員對每樣入庫產品進行分析,做出營銷預案。這些舉措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據統計,去年武義農產品銷售額增長86%。
 
  “益農中心就像一個網絡銷售公司。有了他們,農民的農產品銷售就有了靠山。”金華市農業局信息中心主任趙劍波說。目前,金華已有武義、金東、婺城、浦江等4個縣(市、區)成立縣級益農中心,中心作為龍頭,牽引村級站點發揮作用。婺城區董村信息員鄢繼瓊聯合區益農中心,僅今年就為他們村售出6萬斤農產品。
 
  運營缺人才
 
  培養信息員
 
  武義縣益農中心主任徐上從事益農信息社工作已3年,村級益農信息社能否持續運營,曾經困擾著她。徐上認為,政府補貼有限,要保障益農社常態化運營,要解決兩件事:一是信息員要有動力,二是農民要得實惠。
 
  比如:要實現益農信息社四大服務中的“電子商務”服務,就必須提升信息員能力。
 
  與有的地方的信息員相對固定不同,武義信息員能上能下,管理嚴格。其中“百人精英信息員”微信群成員,都是在通過層層選拔后分入項目組的,周周都有培訓課,業績不佳要踢出群。同時,武義還建立了利益共享機制,信息員代銷農產品、提供運營經營性服務可取得相應傭金。據統計,去年武義縣益農信息中心已助力金蟬花、蜜梨、獼猴桃等60多種優質農產品銷售,交易額突破1000萬元。近30名骨干信息員月收入穩定在2000元以上,最高的達到1.3萬元。
 
  除了利益共享,信息員還在學習實踐中增長了本領。在武義縣王宅鎮湯處村信息員湯曉春心中,最難得的是學到了發現的眼光和網絡銷售能力。50多歲的老湯,去年春天開始擔任村信息員。湯處村是毛芋種植大村,全村種植面積1300多畝。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只吃芋籽。每到毛芋豐收季節,湯處村田頭村尾常丟棄成堆的芋頭。
 
  “每畝1000多斤芋頭,沒人吃,全都丟了。”去年夏天,徐上到湯處村走訪時,湯曉春對她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當時覺得,農民增收本來就難,這樣的資源浪費,實在可惜。”徐上說。兩人深聊后發現,湯處村有個別農戶把芋頭蒸熟曬干加工成絲,口感不錯,蠻受鄰里歡迎。
 
  “何不把它變成一種新零食呢?”徐上當即拉著湯曉春,組建了湯處芋頭項目組。經過數次嘗試調味,農家的零嘴芋頭絲,被包裝成為網紅產品“湯處芋頭怪”,通過在村里搞活動、搞直播,向杭州、上海及武義本地市場推廣。湯曉春跟著益農中心工作人員,見證了“湯處芋頭怪”誕生、銷售、推廣,還上了直播間為新產品代言。
 
  湯曉春的一句“無心之語”,給村里每畝芋田增收400元,全村增收52萬元。湯曉春說:“這太讓我震撼了。換個思維方式,起個好名字,換個好包裝,站在鏡頭前說一說、笑一笑,就可以賣出那么多錢。”經過半年的跟蹤學習,湯曉春已成長為“湯處芋頭怪”項目負責人。這些天,毛芋還在田里,他的電話就已被鄰村的毛芋種植戶打爆了,要求加入到“湯處芋頭怪”項目。
 
  武義做出的探索,漸已影響周邊縣市。婺城區、金東區都已加強信息員的培訓、指導,對信息員隊伍實行動態管理。為更好地培養信息員,金華市農業農村局還與當地農信系統簽訂合作協議,實現站點共建、資源共享,讓信息員成為信貸員,擁有多重身份、多重能力。像婺城區就有7位信息員,成為金華成泰農商銀行的信貸員。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農村很需要“信息保姆”。
 
  這些年,我省各地冒出不少淘寶村、電商村。直播、網紅、短視頻等,也成了不少農民的常用語。然而,這些都是冒尖的、能夠主動搭上時代快車的農民。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還有一些農民連智能手機都不太會用,但他們對信息的需求一樣迫切。他們大多年過半百,說起通過益農信息社在網上賣掉農產品時眉飛色舞,想跟上時代的意愿強烈。作為普惠式、兜底式、系統化的信息服務,益農信息社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也得到他們的認可。
 
  互聯網時代信息紛雜,極易在信息海洋中迷失。一些農民雖有智能手機,但很難從信息海洋中找到有用信息,智能手機還沒有成為“新農具”,發揮不了連接市場、連接城鄉、連接科研院所的作用。此外,農產品銷售難一直困擾著廣大農民,市場那只手對他們來說太琢磨不定。有些農民告訴筆者,他們面對市場常有種瞎子摸象的無力感。特別是看到年輕人的農產品能夠通過網絡賣出高價時,時常感到失落。除了會種,還得會賣。但這樣的技能,他們并不是起早摸黑往田里花力氣就能掌握。
 
  金華市緊緊抓住農民需求,因地制宜在農村建立較為完善的信息服務組織架構,通過精準收集涉農信息,在農村培養一批溝通城鄉、供需的信息員隊伍,就如在農村建立一支“信息保姆”隊伍,打通了農業信息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文章來源: 浙江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上一條:金華發布關于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通告
  • 下一條:沒有了
  • 本網編輯:
    • 1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凡注有“浙江民營企業網”的文章,均為浙江民營企業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2.未注明來源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的文章,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認為文章有可能損害您的利益或知識產權,請與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監網監

    浙ICP備11047537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河南省| 青岛市| 赤壁市| 县级市| 唐河县| 临海市| 通城县| 舟山市| 辽宁省| 微山县| 尤溪县| 景东| 阜康市| 海晏县| 筠连县| 乐昌市| 库尔勒市| 米泉市| 广昌县| 长寿区| 原平市| 灌南县| 陆河县| 旬阳县| 仪征市| 荥阳市| 分宜县| 平舆县| 明光市| 太和县| 铜陵市| 桑植县| 南靖县| 微山县| 曲周县| 疏附县| 潮安县| 昔阳县| 鸡泽县|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