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5月22日
信息來源:
ERP在中國一曲折的發展的第二階段:導入期
這一階段大致是從1990年至1997年。在這個階段出現了ERP的概念。從名稱上,人們開始更多地說ERP,而越來越少地說MRPH。在該階段,許多國外的軟件供應商紛紛涌入中國,國外的軟件系統占據了主導地位。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的經濟體制已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產品市場形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對傳統的管理方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中國企業希望革新企業管理制度和方法,希望采用新型的管理手段來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我國的財務制度和市場機制也逐漸向國際化靠攏。人們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探索之后,在觀念上開始轉變,實踐上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另外,計算機技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如客戶機/服務器體系結構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推出和普及、軟件系統在UNIX小型機工作站上以及微機平臺上的擴展、軟件開發趨勢的通用性和開放性都使得ERP的應用向更深更廣的范圍發展;在ERP軟件市場上,一些國外的軟件公司對它們的軟件產品完成了漢化工作,在開放性和通用性方面也作了許多改善。
在這個階段,ERP軟件的實施和應用所涉及的領域已突破了機械行業而擴展到航天航空、電子與家電、制藥、化工等眾多行業。大多數的ERP用戶都獲得了一定的收益,從而以事實說明了ERP的有效性。這一階段,由于仍然是國外軟件占主導地位,產品復雜,實施周期長,成本高。
另外,企業管理與信息化基礎還比較薄弱。ERP的用戶以及ERP的成功用戶多為國外獨資企業或中外合資企業。在國有企業中,ERP的用戶以及ERP的成功用戶都比較少。但是,在這個階段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動向,那就是國外ERP軟件在中國的應用引發了中國ERP產業的萌芽和發展。
文章摘抄于:《ERP與企業管理:理論、方法、系統(第2版)》 作 者:周玉清,劉伯瑩,周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