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6月09日
信息來源:
產品成本管理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事前計劃。是指在成本發生前,預先通過對歷史資料的分析研究和依據技術方法測算,制定出未來某個時期內各種生產條件處于正常狀態下的標準成本,并作為員工努力的目標以及衡量實際成本節約或超支的尺度,從而起著成本的事前控制作用。
第二,事中控制。在生產過程中將成本的實際消耗與標準消耗進行對比,及時地揭示和分析實際成本脫離成本標準的差異,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進,使成本的事中控制得以加強。
第三,事后分析。在每月或季度結束后,計算出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之間的差異,分析差異的原因,查明責任歸屬,評估業績,從而制定有效措施,以避免不合理的支出和損失的再次發生,為未來的成本管理工作和降低成本的途徑指出努力方向,從而使成本的事后控制得以實現。
二、降低成本 等于 增加利潤
企業的生存之本是利潤,企業的大小和興衰并不能只看成本的多少、規模的大小和員工人數的多少,也不能看擁有多少先進設備、有多少先進管理人才、擁有多大的市場占有率、產品有多大的需求量等,唯一的衡量標準只有利潤。有利潤,企業才得以生存發展,沒有利潤,企業只有死路一條。
所有企業都應該清楚這樣一個公式:
利潤 等于 收入 減去 成本
這個公式蘊藏著企業生存和創造財富的秘密。企業之所以稱為企業,關鍵在于其極為明確的目標——賺取利潤,并實現利潤最大化,這也是企業家最大的使命。利潤是所有企業真實的、可支配的最終結果。只有利潤才能讓企業生存、發展和壯大,其他的一切目標都只是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以后取得的附加值。
從上面的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增加利潤的方法只有兩個: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企業產品差異化程度不斷降低,再加上企業與企業之間大打價格戰,企業增加收入的空間越來越有限,當企業無法再從收入上增加利潤時,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降低成本這條路。所以,要想取得成功,企業必須時時關心利潤問題,牢固地樹立起降低成本就是增加利潤的觀念。
文章摘抄于:《全面降低成本的34個細節》 作者:千高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