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租間房,外加幾臺電腦,埋頭創作幾個月,就能拿出一套頗有創意的動漫產品或一款新奇的網絡游戲。像這樣的動漫工作室,上海幾乎幾天就冒出一家。然而,要想真正擠進這個“靠創意生存”的產業,草根創作團隊缺的僅僅是制作費嗎?
尚娛(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蔣勇搖搖頭,回想起自己創業時的天真。2008年年底,蔣勇拉上5個志同道合的兄弟,籌措了120萬元,一頭扎進網頁游戲開發。一年多過去了,游戲《戰爭之王》似已像模像樣。“原以為咬咬牙,苦個一年半載,就能靠游戲賺錢了;誰知,待游戲做好了,卻不知它該在哪里和玩家們見面。”蔣勇此時方才醒悟,公司沒有網游運營資質,即便自己的游戲再有創意,接觸不到玩家,一切都是零。
怎么辦?唯有借平臺運行。然而此時,國內約有300多個創業團隊開發了400多款網絡游戲產品,而擁有資質的網游運營商只有不到20家。“朝南坐”的游戲運營商憑什么選擇《戰爭之王》呢?蔣勇四處推銷,收獲的多半是鼓勵。倒是之后的一個決定,改變了尚娛的命運。
在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的引導和支持下,去年5月,位于寶山的上海動漫衍生產業園新辟出1.7萬平方米,成立上海動漫產業孵化器,尚娛成為首批在孵企業。在此,它遇到了同處一園的行業老大、中國最大的網頁游戲研發運營商——千橡互動集團。在孵化器和園區的共同撮合下,資深的千橡破例為初生的尚娛做起了游戲代理。自今年1月正式上線運營以來,《戰爭之王》在國內的注冊用戶已達120萬。借助千橡強大的營銷網絡,這款原創網游同時吸引了16萬海外玩家。就連蔣勇也沒想到,“短短幾個月,公司已開始盈利了!”
受“尚娛模式”的啟發,原創網游“傍”上超級秀場的故事不斷被復制。最近,另一家在孵企業上海簡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手千橡,以暢銷圖書《盜墓筆記》為原型,合作開發網頁游戲,而該書的改編授權則來自園區的另一位“鄰居”、國內最大的民營出版公司——磨鐵圖書。
“中國的動漫產業不缺創意,缺的是一個適合動漫企業成長的產業生態環境。”負責孵化器運營管理的上海澄興動漫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著名動漫人張天曉,在多年的行業闖蕩中發現,國內動漫人大都活得很累,常常辛苦了半天,卻掙不到錢。他決心幫助那些真正有想法的草根團隊探索一條可以復制的生存路徑。
如今,尚娛與千橡集團華東運營總部結成了戰略合作伙伴,專門為有著和自己類似需求的網游開發團隊牽線搭橋。與此同時,在千橡的技術支持下,公司還組建了一支10來人的專業游戲測評團隊。通過孵化器購買服務的方式,這筆稀缺資源將為所有在孵企業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