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消費,擁抱低碳生活
細心的人會發現:近年來,市領導的講話稿不少是用一面用過的紙張打印的,排版很緊湊,就連字體也小了很多。
綠色消費,從少用一張紙開始。臺州學院教育學院低碳節能宣傳實踐隊,從6月份開始,收集單面使用的A4紙,利用反面的空白做成宣傳冊,以實際行動號召人們合理消費。
通過網上銀行、3G手機、ATM自動取款機進行交易,既快捷又環保。中國農業銀行臺州市分行致力打造“低碳銀行”,每3筆業務中就有2筆通過電子交易完成。僅去年一年,該行節約大小紙張5000多萬張。
家住臨海市大洋社區的周堯贊一家,去年被評為省級綠色家庭。這個家庭從不購買使用一次性紙杯,氣溫低于35攝氏度不開空調,家里全部安裝節能燈。臺州學院在今年寢室文化節活動中,開展了低碳寢室評比活動,一周內使用的電量等納入評比范圍,選出能耗最低的寢室。
在溫嶺市塢根鎮洋呈村,300多戶村民都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燒水做飯用的是沼氣。光是沼氣一項,每戶每月就能節約40多元錢。
一只20瓦的電子節能燈,照明效果跟100瓦白熾燈相同,一年僅產生20元電費,相比同等照明效果的100瓦白熾燈,一年能節省80多元錢。2008年8月,我市推出首批25萬只財政補貼節能燈以來,活動受到廣大市民的熱烈響應。今年我市將推廣64萬盞節能燈,比去年增加14萬盞。
最近,椒江的陳先生上班很少開車,從家門口騎上公共自行車,5分鐘就能趕到單位。“少開車,多騎車、多步行”,成了當今隨處可聽的一句流行語。年初,椒江區和臺州經濟開發區推出了公共自行車,至7月27日,共建成站點147個,投放公共自行車1300輛。今年,椒江區和臺州經濟開發區將建成200個站點,投放10000輛公共自行車。
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倡導綠色消費,推行低碳生活……生態文明建設,前路正長。然而,腳步不停,希望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