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批發價廉物美商品聞名全球的義烏商人,已不滿足于靠電子商務賺批發商的錢,轉而考慮利用互聯網介入海外零售市場,以獲取更為豐厚的利潤。近期,日趨升溫的外貿B2C(商家對客戶)銷售模式,正引起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和經商戶的關注。
28日,包括新光集團、雙童吸管在內的多家當地知名企業出席義烏電子商務企業實戰論壇。論壇上,剛剛在上海高調發布了新產品的四海商舟創始人周寧,給義烏外貿海外零售終端市場的網貨品牌建設帶來操作思路。
“B2B平臺,現在絕大多數企業都在用,但結果等于沒用。我們的立足點是為那些想建立自有外貿零售渠道、創自己網絡品牌的企業提供服務。外貿型企業需要多種多樣的網絡銷售方式,能夠直接面對海外客戶,就等于掌握了“中國制造”的價格。”周寧認為,義烏企業想參與海外零售終端,可以結合“小團購模式”,這樣做既能分散海外客戶來源,避免全部風險押在一個采購商身上,又可以在網上針對海外消費市場建立有針對性的商品零售區。
義烏電子商務孵化企業澤宇投資總裁萬鈞介紹,義烏企業始終將外貿批發作為海外拓展的基本路徑,現在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是企業和經商戶直接參與線上終端零售的時候了。
“在此之前,業主首先要完善網站建設,做好倉儲、網站宣傳等服務。”萬鈞認為,義烏企業要在網上“走出去”,最好采取合作的方式,將電子商務業務外包給專業公司,而企業只要根據線上交易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要求,研發、生產出高質量的商品即可。這種產業分工模式,也是目前全球電子商務零售業發展的一種趨勢。
據介紹,構建屬于自己的、不受外力限制的銷售渠道,賺取更高額的利潤率,是本地外貿企業愿意采用B2C商業模式的主要原因。不過,業主們也要看到,海外市場的文化差異、客戶售后服務、支付安全性等問題也得提前采取應對措施。
據業內統計,目前義烏共有各類商業網站2.3萬個,其中外貿網站約4500個,占19.9%;B2B、B2C網站約3000個,占13.3%。記者了解到,在義烏100多家服務平臺企業中,類似于澤宇投資這樣的孵化企業還為數不多,拓展海外市場的基礎準備稍顯不足。
“一邊是實力不錯的生產型企業,一邊是海外終端批零市場的高額利潤誘惑,這中間有座叫做電子商務的橋梁。”萬鈞認為,這座橋梁建好了,海外零售終端市場才能給義烏企業帶來超越想象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