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會,“智慧城市”走進了人們視野。一橋之隔的寧波緊緊抓住“家門口”辦世博會的歷史機遇,作出了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
5月份,在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信息化與城市發展”主題論壇后,寧波率先進行了建設智慧城市的系統決策研究,全方位推進規劃編制、平臺搭建、項目引進和基地建設等工作。
9月20日,在寧波舉行的市委工作會議上,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光烈對寧波智慧城市建設做了重要戰略部署。
據了解,根據需要和實效,寧波市政府將每年安排扶持資金不少于5億元;各縣(市)、區政府在年度預算中也要安排智慧城市建設扶持資金,確保全市每年不少于10億元。同時,還將組建智慧建設專業投資運營公司,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向智慧城市建設。
據初步測算,10年100億政府投入資金,還將撬動至少500億的社會投入資金。
為何建?
寧波是一個資源小市,人均耕地面積僅為全國的40%。經過多年快速發展,無論是土地資源,還是環境承載容量,都已十分有限。在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蓬勃興起、低碳經濟加速發展、資源環境約束趨緊,以及商務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寧波長期以來依賴資源和要素投入為主的發展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
寧波未來的科學發展之路,必須從依靠物質消耗轉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上來。傳統產業的提升,需要信息技術改造,新興產業方向之一也是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
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寧波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改革開放為寧波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目前寧波市的人均GDP已經超過10000美元,經濟社會發展的許多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寧波信息化基礎良好,設施建設多項指標位于全國前列。無線城市加快推進,基于3G無線寬帶網絡接入技術的網絡已基本覆蓋全市。
寧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童明榮博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寧波的城市化率已超過60%,未來5年寧波將步入城市化中后期,城市發展將全面進入功能開發新階段,將面臨人口膨脹、環境污染、安全隱患、交通擁擠等方面的諸多挑戰,而“智慧城市”為城市發展中遇到的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之道。
童明榮認為,隨著全球物聯網、新一代移動寬帶網絡、下一代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輪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深入應用,信息化發展正醞釀著重大變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階段的智慧化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一些國家、地區和城市先后提出建設‘智慧國家’、‘智慧城市’的發展戰略。如新加坡提出了2015年建成‘智慧國’的計劃,臺灣地區提出了建設‘智慧臺灣’的發展戰略。”
怎么建?
“通過10年努力,把寧波建設成為智慧應用水平領先、智慧產業集群發展、智慧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具有國際港口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9月20日下發的《中共寧波市委、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智慧城市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為寧波建設智慧城市吹響了號角。
《決定》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寧波將力爭建成一批成熟的智慧應用系統,形成一批上規模的智慧產業基地,智慧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重點構建“隨時隨地隨需”的泛在化信息網絡,加快推進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三網融合”,加強信息安全基礎建設。
寧波將在“兩大區域、兩大系統”先行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兩大系統”試點是:物流系統開展智慧物流試點,醫療系統開展智慧健康保障試點;“兩大區域”試點是:杭州灣新區開展智慧裝備和產品研發與制造基地試點,寧波國家高新區開展軟件研發推廣產業基地試點。
此外,“十二五”期間,寧波還將加快智慧城市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重點為大力推進基礎平臺和數據庫建設,建立健全信息資源開發和共享交換機制,加快培育信息資源市場。
建成怎樣?
據世界銀行測算:一個百萬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設,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實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將能增加城市的發展紅利2.5到3倍,這意味著“智慧城市”可促進實現4倍左右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引領未來世界城市的發展方向。
“‘智慧城市’的內容包羅萬象,落實到各個城市就成了合理規劃的城市、健康安全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和諧文化中心、商業中心城市和數字創新城市。”童明榮說。
寧波市信息產業局局長吳勝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也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設,將使寧波的經濟轉型升級將取得重大進展;市民的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提升;出行、就醫、教育、文化和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智慧應用系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市民的幸福指數普遍提高,企業和居民能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服務……”他建議,“可以去上海世博會的日本館看看,那里描繪的生活場景將是未來寧波智慧城市建成后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