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4日訊 全面小康生活離臺州市民越來越近。昨日,臺州市統計局對2009年臺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綜合評價指數出爐:2009年臺州已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總實現程度為90.8%。
“20年前,誰會想到日子過得這么好。”張阿姨是椒江區前所街道的一位居民,每月有上千元的退休工資,最近和幾位鄰居去了趟臺灣,閑時還到家邊上的菜場幫親戚做做買賣,生活得很愜意。在臺州,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全面小康基本實現帶來的成果: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后,居民的腰包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環境也變好了。
這些都體現在小康社會的評價結果中。根據省委政研室、省發改委、省統計局2005年聯合制定的浙江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測算,2009年臺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綜合評價指數(即總實現程度)為90.8%,此前的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別為81.7%、86%和89%。按照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評價指數達到90%以上,表明多數指標已達到目標值,即可認定已基本實現全面小康。2009年,臺州超過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值(90%)0.8個百分點。
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五大領域來看,臺州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社會事業領域實現程度較高,均已超過90%,分別為96.1%、94.5%和92.2%,達到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目標;而人民生活、社會和諧領域實現程度低于90%,分別為88.5%和82.6%,離全面小康目標還有一定差距。24項評測指標中,11項達到全面小康要求,7項基本實現小康,6項實現程度在90%以下。
2009年,臺州剛剛越過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的門檻。“同時我們也應看到,2009年臺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比全省低2.7個百分點。”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臺州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人口集聚程度不高、城市化推進不快,科技研發投入需要進一步加強,臺州基尼系數總體正處于逐步擴大時期,水環境整治任重道遠等,臺州全面小康的完全實現將受到這些因素的掣肘。
據臺州商報 徐曄 王泮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