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2月24日訊 眼睜睜看著8000萬元訂單溜走,雖然企業生產經營紅火,但吳海斌心里總有一個結。
這個結,就是被吳海斌稱為“水中花、鏡里月”的30畝土地。
臨海欣蘭工藝品有限公司是永強集團的一家配套加工企業,生產旅游休閑用品,年產值5000萬元左右。企業不大,發展的前景卻不錯。早在幾年前,吳海斌就雄心勃勃,準備購買30畝土地,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按企業目前發展態勢,3年后就能達到1.5億元的產值。”
“訂單都排到家門口來了,資金也沒問題了,就是沒地。”吳海斌最終不得不忍痛割愛。
供地難,無疑是臺州面臨的各項發展難題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十二五”期間,我市將迎來又一個用地高峰期,沿海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推進、農村康居工程等用地需求強勁。吳海斌的困難只是全市供地問題的一個縮影。在這5年間,全市用地總需求預計在23萬畝左右,缺口有6萬多畝。
一邊是巨大的缺口,另一邊則是更加嚴峻的形勢。目前,建設用地審批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今年年度用地計劃指標總體趨向還要緊縮,土地政策進一步趨緊。臺州市區作為百萬人口城市,年度農轉用和土地征收方案上收至國務院審核。由國家直接掌握全國新增建設用地情況,實現國土資源全覆蓋、全流程的動態監測,國土資源監管更加透明,資源保護更加嚴厲。而且,今年國家將開始永久性基本農田的劃定工作。一經劃定,將不得擅自調整,不得隨意改變區位。
雪上加霜的是,向市外購買補充耕地指標難度更大,價格更高。土地貴,征地拆遷也將會越來越難。隨著用地高峰期的到來,各種征地拆遷矛盾將相對集中爆發,征遷難已成為制約重點項目深入推進的主要瓶頸。
寶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阮小明的另外一個身份是臺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早在幾年前,他就提出了建青商大廈的思路,把青年企業家精英,特別是在外投資創業的臺州企業家匯聚一起,發展總部經濟。但是,同樣是供地難,項目不了了之。他表示,臺州的土地緊缺、價格高,使企業發展的成本提高,風險增加。
供地難,供地難,到底有沒有地?
2月11日全市干部大會上,市委書記陳鐵雄“揪”出了5.2萬畝地。這5.2萬畝地,是由于項目前期工作不成熟、征地拆遷不落實、基礎設施配套不到位等原因,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這樣的現象,導致了該用的土地報不上來、批準的項目落不了地。這樣的尷尬狀況,就像一個被束縛了的武術家,永遠施展不開拳腳。來源:中國臺州網-臺州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