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30日訊 每個農產品都有“身份證” 施什么肥,噴什么藥,消費者一清二楚
昨天,仙居綠色農產品專賣市場內,李大爺拿著一盒番茄,把盒子上的條形碼往機器上一刷,這番茄采摘前在哪生長,施了什么肥,噴了什么藥,全都在屏幕上顯示了出來。“這多好,我們吃得也放心了。”李大爺樂呵呵地說。
產銷可記錄、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仙居縣以信息化為手段,采用條碼銷售、“電子耳環”等數碼技術,建立了全國首家綠色農產品全程質量監管信息平臺,登記每個農產品的“身份證”。消費者只要通過短信、互聯網、觸摸屏等方式,就能迅速查詢到農產品的生產檔案、檢測結果、動植物疫病、農產品市場經營等全方位信息。
這就是仙居在全國率先建成的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質量監管農業“三位一體”新型現代農業基層公共服務體系中的一個顯著表現。
2008年開始建設的仙居“三位一體”新型現代農業公共服務體系,目前已全面完成縣級專業站、20個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723個村級服務站的建設。開頭提到的綠色農產品專賣市場去年實現銷售收入2.9億元,直接帶動4萬多農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近三年來,仙居農民純收入年均增長13%,增幅連續高于城鎮居民3個百分點以上。來源:中國臺州網-臺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