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07日訊 今天是世界衛生日,主題是“抵御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
病人托熟人來要求用抗生素
4月6日,在臺州醫院乳腺甲狀腺病區里,剛剛做完大脖子病切除手術的患者小王家屬,追著醫生問:“為什么做這么大的手術之后不掛針,是不是怕我沒錢?”
該科主任曹飛麟說,單純性甲狀腺是無菌手術,該科一律不使用任何抗生素。很多病人對此不理解,甚至有病人托熟人來請醫生為其用點抗生素。
曹飛麟給出一組數據,2011年第一季度,乳腺甲狀腺病區實施近200例甲狀腺手術,無一例出現感染。“就是說,使不使用預防性抗生素,患者效果是一樣的。”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抵御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據報道,我國每年有20萬人死于藥品不良反應,其中40%死于抗生素濫用,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因不恰當使用耳毒性藥物而造成耳聾。
濫用抗生素壞處多多
感冒就吃抗生素,來自仙居的項女士一直都是這樣做的。項女士說,家中頭孢類、阿莫西林類等抗生素是家中常備藥物,一有個頭疼腦熱就吃上幾片。她覺得吃抗生素感冒能好得更快些。
“抗生素無助于縮短感冒病程,九成左右的感冒不需要用抗生素。”臺州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馮加喜說,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對抗細菌感染的藥物,對病毒性疾病沒有作用。病毒性感冒有5至7天的自愈期,服用抗生素無益于感冒的康復。
馮加喜認為,恰恰與項女士所想的相反,濫用抗生素,可導致菌群失調,使細菌產生抗藥性而失效。超級細菌就是人類濫用抗生素的惡果。而且抗生素也有副作用,比如頭孢類抗生素容易引起過敏,喹諾酮類抗生素影響骨骼生長發育。
抗生素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抗生素都是醫生處方藥,需在醫生指導下購買和服用。在工作中馮加喜經常碰到病人要求開一些抗生素以備不時之需,這讓醫生很頭疼。
很多病人并不知道哪些是處方藥,馮加喜說,一些藥店和診所為了追求利益,明知道沒有醫生處方也賣給病人處方藥,抗生素購買方便也導致了濫用。
“所有非處方藥都有明顯的英文‘OTC’標志。”馮加喜指出,這些標有“OTC”的藥物,市民可直接在藥店購買。沒有“OTC”標志的都是處方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醫學界流行一句話說,在美國買槍很容易,但買抗生素卻很難。然而,我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全國人大代表、臺州醫院院長陳海嘯說,應加快立法制止濫用抗生素,如果再不加以控制,過不了多長時間老百姓看病吃藥就沒有有效的抗生素可以用了。今后,臺州醫院將更加嚴格控制抗生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