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房地產市場不但遭遇房產稅、限購、價格控制等一系列調控政策的強力沖擊,同時又受到了傳統的春節成交淡季影響,一季度我區房地產市場成交以1月26日“國八條”的出臺為分水嶺,1月份成交量較為火爆,2、3月份由于“國八條”、春節等影響,成交量下滑明顯,成交價格1、2月經小幅上揚后3月轉為下跌態勢。
一季度,我區新增商品房供應量43.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1%;新增住宅供應量38.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7%;商品房共成交4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4%;商品房成交均價1264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7.5%;住宅共成交40.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4%;住宅成交均價1268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3%;住宅的供求比例為1:0.96;二手住宅成交面積18.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8.1%;二手住宅成交均價974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2.2%。
一季度我區房地產業完成各項稅收137545萬元,比上年增加14684萬元,同比增長11.95%,占財政總收入的28.71%,同比下降7.27個百分點。房地產業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15145萬元,比上年增加7750萬元,同比增長7.22%,占地方財政收入的34.19%,同比減少10.48個百分點。增長的主要因素還是上年企業利潤的反映。2011年2月,臨平副城商品房(未包含經濟適用房)成交面積3.5萬平方米,環比減少73%,從房地產業稅收增長率和占比來看,3月也比2月有明顯下降。
一月商品房供應
占一季度的六成
一季度全區批準預售商品房共計4154套,面積43.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1%。其中住宅批準預售3568套,面積38.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7%,供應量較去年大幅增長。主要受去年年底市場整體向好,各開發商紛紛加快推盤節奏,致使1月份全區供應量新增明顯。就商品房而言,1月份供應量占季度總供應量的61.3%。但隨著1月26日“國八條”的出臺,以及2月底杭州市限購措施的出臺,后期的供應量下降明顯。
臨平副城一季度共批準預售住宅1803套,面積20.1萬平方米,占總供應量的52.2%;余杭組團一季度共批準住宅1096套,面積11.1萬平方米,占總供應量的29.1%;良渚組團一季度共批準住宅669套,面積1.4萬平方米,占總供應量的3.7%;瓶窯組團一季度無新增供應量。
各組團房地產業發展不夠均衡,臨平副城由于是區政府所在地,以及配套設施比較完善,再加上“雙鐵”及CBD的輻射作用,房地產業發展較為迅速;余杭組團憑借其較好的區位優勢,較為便捷的交通,以及較好的居住環境,地產業發展較為成熟;良渚組團依托萬科良渚文化村的輻射影響,去年以來該板塊的房地產業發展較快,而瓶窯組團一直以來是我區房地產業發展的軟肋,該地區供應相對不足、環境和配套相對落后是制約該地區發展的瓶頸。
剛需增加 90平方米以下成主力戶型
90平方米以下住宅一季度共批準2068套,面積16.8萬平方米,占總體的58%;90-140平方米住宅一季度共批準1175套,面積15.0萬平方米,占總體的33%;140-180平方米住宅一季度共批準193套,面積3.2萬平方米,占總體的5%;180平方米以上住宅一季度共批準132套,面積3.5萬平方米,占總體的4%。
據分析,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已經成為當下房地產市場的主力戶型,主要是由于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出臺,首次置業的剛性需求增加,隨著利率、稅收等一些列措施的實施,大戶型需求逐漸淡出市場,尤其是提高利率與提高首付,本輪調控也波及到了部分改善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