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這片擁有5000年文明的土地上,良渚組團應如何運用好得天獨厚的文化環境,滲透進產業發展?那就是發展文創產業。
創意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培植單個企業,更重要的是要著力培育文化創意產業網狀價值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鏈的整合,以創意為核心強化相關產業的互動和協作。2011年,良渚組團管委會副主任張一巍、組團主任助理(浙江大學掛職干部)章燕,帶領組團產業發展處及浙大研究生團隊對組團產業鏈創新發展進行了系統研究。
為什么要搞文創產業產業鏈創新發展
在良渚組團范圍內,以玉文化產業園、藍都創意園、開源、柯力達、農夫樂園、千年舟等為代表的各行企業正在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在政府出臺制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下,一批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和文化創意企業正迅速崛起。
然而,文創產業園區定位不清,僅僅是一種產品的集散地,缺乏產業鏈形態的經營等后天因素;產業鏈延伸遠遠不夠,不能有效整合;區域之間的互補性差;資源的跨區域整合尚顯不足;有些文化創意產業的盈利模式不成熟,還需加以探索。文化創意產業變概念為項目、變形式為內容,推動創意成果的產業化轉化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強,創意產品的市場增值能力不強,成為組團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然,這不僅是良渚組團文創產業存在的問題,也是當前文創產業存在的一個通病。許多行業發展文創并不重視與自身品牌相關消費品的開發,更多的是從事內容的生產和業務的傳播,即使少數電視媒體開發了相關消費品,也僅局限于縱向一體化的產品開發與推廣。
何種原因阻礙了文創產業產業鏈發展
現階段文創產業普遍存在規模偏小、融資困難、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是僅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或企業短時間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實現的。企業的成長需要時間,人才的培養也需要時間。
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的發展必須形成“原創”、“生產”和“營銷”三個環節密切相關的產業鏈。一方面,創意產業融入相關產業,以其特有的知識、文化與創新大幅度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從而在新一輪產業升級及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文創產業利用別的企業已有的生產能力和相對比較成熟的營銷渠道,形成其企業外的產業鏈,解決產業鏈斷裂、產值太低等問題。
如何創建獨具良渚組團特色的文創產業產業鏈
良渚組團文創產業產業鏈的發展模式,應該從文化產業的自身條件出發,結合地方文化特色、產業特色,因地制宜。根據良渚組團文創產業發展現狀,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在現有情況下,消除文化創意產業價值鏈之間的割裂狀態,加強創意產業對其他產業的關聯性和滲透性,是重中之重。
今后,良渚組團管委會還將著重挖掘文創潛力。開展創意良渚基地文創產業產業鏈發展研討以及浙江大學研究生團隊實習基地掛牌啟動儀式,以良渚組團文創產業鏈解讀、創意良渚基地文明之光文創產業發展解讀、如何構建文創產業網狀價值力、文創品牌營銷等課題為線,邀請浙大教授對創意良渚基地的文創及相關企業負責人進行產業鏈創新研究培訓。逐步探索出一條規劃共繪、基礎共建、產業共興的文創產業競爭力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