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水質安全問題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凈水器。然而,面對數千家凈水器廠商、價格從100元到上萬元、廠家自稱有“美容”甚至“抗癌”功效的凈水器,消費者究竟該如何選擇,這無疑是一道難題。
“目前的凈水器行業并不是沒有規范,相反,規范還很多。”專家介紹,目前主要適用于凈水器生產的標準有四個:一是把天然水加工成自來水,按GB5749-2006標準;第二個標準是衛生部門2001年發布的行業規范《一般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范》;第三個是建設部出臺的,主要針對凈水器的納濾;第四個是衛生部2001年發布的行業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與功能規范》,主要針對凈水器的反滲透。
為何歷時六年,國標依然難產?轉接表示,盡管現在的凈水器市場很亂,很多龍頭企業也深受其害,但國標的缺失同樣也給各凈水器廠商帶來更大的操作空間,產品如何企業自己說了算,這無論從宣傳還是銷售上,都意味著很大的便利。http://www.hrkon.com
隨著水質安全問題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關注凈水器。然而,面對數千家凈水器廠商、價格從100元到上萬元、廠家自稱有“美容”甚至“抗癌”功效的凈水器,消費者究竟該如何選擇,這無疑是一道難題。
記者多方調查發現,伴隨廠商“井噴”的,是體現在終端市場上的諸多亂象。記者看到,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凈水器品牌約10個左右,均為美的、安吉爾等知名廠商,價格則主要集中在1000元到2000元之間。包括真能、鼎美等在內的多家凈水器廠商表示,一臺市場售價在1000元左右的凈水器,其出廠價格僅150元左右。在混亂的價格之外,“活化水”、“礦化水”、“小分子團水”等新鮮概念,亦成為諸多商家吸金的主要手段。
“目前的凈水器行業并不是沒有規范,相反,規范還很多。”專家介紹,目前主要適用于凈水器生產的標準有四個,但是,“真正對整個行業能起到強制性規范作用的飲水器國家標準早在2007年就已開始籌備,這個由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導的《家用及類似用途凈水器》強制性國家標準,時隔六年依然沒有正式出臺。”
沁園集團一位資深員工告訴記者。為何歷時六年,國標依然難產?“盡管現在的凈水器市場很亂,很多龍頭企業也深受其害,但國標的缺失同樣也給各凈水器廠商帶來更大的操作空間,產品如何企業自己說了算,這無論從宣傳還是銷售上,都意味著很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