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濕法制造技術在弘揚回轉窯產量相對較高強項的同時,創新了產品質量和穩定技術,也帶來了自身難以解決的胎病,就是熱耗特別高,因此人們對水泥工藝的研究始終沒有停止過。1910年立窯生產實現了機械化連續作業,隨著機械化立窯的發明改進,產品質量有了保證,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尤以熱耗低而得到普遍認可,被廣泛采用。但是,那時能源問題還沒有現在這樣嚴重,其熱耗低的優勢亦不足以完全代替濕法回轉窯,而濕法回轉窯的產品質量明顯優于機械化立窯,加上對產能的追求,濕法回轉窯不斷朝著大型化方向發展。
水泥生產線的主要組成部分有:①生料庫;②生料預均化倉;③窯尾五級旋風;④窯外預分解爐;⑤窯體;⑥窯頭蓖式冷卻機、熟料入庫;⑦煤磨及選煤輸送裝備;⑧窯尾廢氣處理、增濕塔、電收塵;⑨水泥磨;⑩水泥貯存和包裝。
根據回轉窯筒體掃描溫度判斷回轉窯噴煤管的位置,紅星機器-水泥設備公司3500t/d預分解窯配備了筒體掃描設備,用以觀察回轉窯筒體溫度。經過幾年的摸索,我們的體會是從筒體掃描所反映出的筒體溫度,可以輔助回轉窯看火工作,更直觀,更準確。
噴煤管位置適中,從回轉窯筒體掃描上看,從窯頭到燒成帶筒體溫度均勻分布在200~250℃左右。過渡帶筒體溫度在220~260℃左右,且燒成帶的堅固窯皮長度占窯長的40%,過渡帶沒有較低的筒體溫度(即沒有冷圈),表明回轉窯噴煤管位置合適。此時的火焰形狀順暢有力,分解窯處在最佳的煅燒狀態,燒成帶窯皮形狀平整,厚度適中,熟料顆粒均勻,質量佳。當筒體掃描反映出回轉窯頭筒體溫度高,燒成帶筒體溫度慢慢降低,形似“牛角”狀,說明噴煤管位置離窯內物料遠,并且偏下,使窯頭窯皮薄,燒成帶窯皮越來越厚。此時的熟料顆粒細小,沒有大塊。但是熟料中f-CaO易偏高,窯內生燒料多。應將噴煤管稍向料靠,并適當抬高一點兒。也存在另外一種情況,即此時噴煤管的位置是合適的,但風、煤、料發生了變化,這時也應該把噴煤管先移到適當的位置,待風、煤、料調整過來后,再把噴煤管調回到原來的位置。
第四代篦冷機采用液壓傳動,縱向每一列篦床由一套液壓系統供油,每一個模塊控制幾個液油缸,液壓缸帶動驅動板運動。采用多模塊控制驅動系統,避免了因個別液壓系統故障引起的事故停車,在生產中可以關停個別液壓系統,其他組液壓系統繼續工作,可保證設備長期連續生產的要求,液壓系統還可實現在線檢修更換,使整機的運轉率大幅提高。第四代冷卻機無灰斗、鎖風閥卸料裝置及熟料拉鏈機,取消以往地坑,節省大量土方和混凝土澆注量。由于冷卻機標高降低,致使窯尾塔架、回轉窯整體標高降低,土建投資節省幅度大;篦床設計采用特殊的篦盒結構和步進式熟料輸送方式,壽命較第三代篦冷機提高3~5倍以上,可大大降低維修費用。
水泥生產線:http://www.okpsj.com/psjpro/pro53.html
水泥磨:http://www.okpsj.com/psjpro/pro6.html
水泥設備:http://www.okpsj.com/psjpro/pro53.html
水泥工藝機械設備/WZP19水泥生產線/水泥磚設備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