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活動是會議產業的一個重要形態,所謂會議產業,明陽天下會議服務公司告訴我們是指包括會議和展覽在內的,為推進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而產生一定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活動。
      三種形態相互交織
      會議產業有三個基本形態:會議形態,展覽形態和大型活動形態。 這三種形態有時候是單一的,有時候是交叉在一起的。例如大連時裝節作為一種大型活動,既包括展覽,還包括會議。這三種形態有時候是不同的,需要單獨進行,但從目前來說,三種形態相互交織是常有的事,一般是有展必有會,有一定規模的展覽都有會議;有會多有展,會議的大廳、走廊和前廳基本都有一些展覽和產品展示。同時在會議和展覽中,也會交叉一些大型活動,如文藝演出、頒獎儀式、體育比賽、高爾夫球賽、歡迎宴會和歡迎儀式等。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會議、展覽和大型活動,特指經濟文化活動而不包括政治性活動,研究的范圍也不涉及,會議產業指的是經濟和文化(廣義文化)活動中的會議、展覽和展示活動。會議活動通常指的是例會,即例行活動。每年舉辦一次,隔年舉辦一次,數年舉辦一次的活動,都屬于會議的范疇,都是我們的研究對象。
      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那些規模太小、持續時間太短的會議,不在我們的研究范圍之內,我們研究的活動至少持續在一周以上,規模一般在百人以上。而國際活動指的是非本地或非本國參會者占到整體參會者20%以上。
      助推經濟發展
      首先,會議活動是社會發展的晴雨表,會議產業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當社會經濟發展繁榮,相關會議產業也必然會繁榮起來,這幾乎就是同步效應。嚴格地說,會議活動相對經濟活動略顯超前性,在經濟活動開始起步的時候,會議活動會領先走在前面,經濟活動越繁榮,相應的會議產業越發達,市場化程度越高,會議活動就越頻繁。
      第二,會議活動是人們交流的平臺和聯系的紐帶。在頻繁的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們需要大量的交流,交流需要平臺和紐帶,會議恰如其分地提供這樣一個條件,它大大地促進了人們交流的效果和效率,并在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人之間搭建了合作的橋梁,同時又把銷售者、生產者和使用者緊密地聯系起來。
      第三,會議活動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科學技術進步往往是通過一些大型會議發布,科技成果的展示也脫離不開會議;而科學進步的重要理論突破,往往在會議活動中孕育。會議活動至少在形式上為推進科學技術活動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本文轉自明陽天下會議服務公司,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