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專業人士在明陽天下會議服務公司組織的研討會上發表了“跳出展會思考會展,跳出展會辦展會”這樣的觀點。他認為,不少會展從業人員都對會展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導致許多展覽會停留在“作秀”的階段,并沒有真正實現為參展企業服務的功能。 
      確實如此,筆者參加過不少展會的開幕式,龐大的開幕式上一般都會有請一些政府部門的相關領導剪彩、講話表示祝賀。其實,這都是主辦方做給參展商看的。其一是為了顯示展會的級別,其二是為了讓參展商看到主辦方所做的努力。但是,這些僅僅是參展商判斷展會很小的一個標準,參展商更關注的是參展效果,比如觀眾的質量、數量,比如現場的交易量、簽單量等。 
      一句話,主辦方注重形式比注重實際效果多了一些。本末倒置的還不只是這些,有巧妙者更喜歡玩“創意”,將展會宣傳得像一些網站上宣傳的那些可以一夜暴富的創業加盟項目。其實,有經驗的人一眼就能看破其中的玄機,把里面的門道打掃一遍,擠掉一些水分,剩下的跟普通展會也沒有什么區別。 
      當然,筆者如此論調,并沒有一竿子所有請政府部門在開幕式上剪彩、講話的做法,更不是要否定展會需要創意。關鍵是,要得到政府部門真刀實槍的支持,而不是“企業搭臺,政府唱戲”;關鍵是,創意要讓參展商得到真金白銀的利益,而不是“風風光光走一圈”而已。但是,恰恰是這些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展覽的根本功能,即為參展企業提供一個“展會營銷”平臺。如何使用這些辦展技巧,成為現在展覽主辦方需要思考的問題。 
      本屆中小企業交易會的辦展思路表現的則十分明確,圍繞參展企業,用市場手段為其提供服務,從根本上幫助企業打造整個“價值鏈”,即幫助企業將生產能力轉化為最終商業價值。而展會本身也提供了一個"價值鏈"平臺,邀請資本市場、知本市場和制造產業的企業參展,這些參展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互為“專業觀眾”,以促進整個企業“價值鏈”的完善。 
      企業搭臺,政府推動,最后由企業唱主角,當然始終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因為,會展業作為一個帶動系數很高的特殊行業,既需要體現資本所有者(企業)的意愿,又要體現政府的意愿(城市發展)。在政府的支持或宏觀調控下,走場的發展道路,通過“交換”方式實現多方的價值需求。據了解,本屆中小企業交易會已經獲得了江蘇省中小企業局的認可,以及蘇州周邊地市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這些政府部門將組織當地企業集體參展,并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這才是真正的為企業服務。  
      本文轉自明陽天下會議服務公司,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