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咽氣時,若所有的子孫都在病床前目送他(她)終了人生,世人則會認為老人是有福氣的“好命人”。若有子孫未能為老人送終,往往會被視為“不孝”,人們也會為老人感到遺憾。有一種迷信的說法,老人去世是祖宗召他(她)到陰間一起生活,咽氣時若子孫不在場,其祖宗在陰間就不認他們?yōu)樽约旱淖訉O。一般年紀很大的老人去世,人們就會安慰他的家人,說老人家能活到這個歲數(shù)才走,這算是喜喪,應該為老人家高興才是。而很多主家確實也會將這樣的喪事,當做喜事來辦,請來樂隊敲鑼打鼓,大擺宴席,辦得熱熱鬧鬧。難道年紀很大的老人去世,就都算是喜喪嗎?在專門記述民間掌故遺聞的清朝《清稗類鈔》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人家之有喪,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zhèn)錇榭上惨病!笨梢姡湃苏J為“福壽雙全”的逝者,才算是喜喪。如果更詳細具體的來說,去世的老人若滿足了:“全福、全壽、全終”這三個條件,那么其喪事就可以稱為喜喪了。中國人自古講究的“福”,與錢財多寡無關,而是說家庭繁盛、親人和睦、子孫孝順。逝者年滿八九十歲以上,這在平均年齡只有三四十歲的古代,是極為稀少的,如今醫(yī)學發(fā)達,人們也重視養(yǎng)生,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6歲,所以現(xiàn)代人達到“全壽”者還是很多的。其實就是“善終”,意思是有一個良好的結局,死法應是無疾而終,自然老去,而不是飛來橫禍、疾病纏身之類的非正常死亡。想想,一個老人即便已經年過九十,子孫滿堂,但若是因車禍而死,無路如何旁人也不敢安慰他家人,這是“喜喪”吧。其實所謂的喜喪,根本原因還是人們出于安慰死者親屬的一種說辭,目的是為了讓他們節(jié)哀,畢竟逝者已矣,而生者仍要繼續(xù)。我公司專業(yè)生產全自動液壓伸縮房,水晶棺,液壓下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