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研究向縱深發展,不斷追求高光束質量、高穩定性、長壽命、短脈沖、波長可調諧等目標。這一時期,激光技術成果豐碩,許多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有:
一、慣性約束聚變(ICF)激光驅動器——“神光”系列  在王淦昌、王大珩的指導下,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從80年代開始聯合攻關,承擔了“神光”系列激光系統的研制和ICF物理實驗,取得了國際矚目的成就。其中,“神光-Ⅰ”激光裝置于1986年建成,輸出功率2萬億瓦,達到國際同類裝置的先進水平。“神光-Ⅰ”連續運行8年,在ICF和X射線激光等前沿領域取得了一批國際一流水平的物理成果。90年代又研制了規模擴大4倍、性能更為先進的“神光-Ⅱ”裝置,并即將投入運行。1995年,IC  F在“863計劃”中立項,開始研制跨世紀的巨型激光驅動器——“神光-Ⅲ”裝置,總體設  計和關鍵技術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的成果。
二、測距和測衛  新一代實用測距系統投入使用,完成了預定的重要任務。其中,718和G-179激光電影經緯儀投入使用并圓滿完成任務;第一臺全激光跟蹤測距雷達外場試驗成功;第一臺實用化紅外激  光雷達(G-168)設計定型,交用戶使用;戰術軍用激光測距儀(炮兵、坦克、手持)批量生產。  建成第三代人造衛星激光測距系統反入使用并達到國際水平。第一代紅寶石SLR系統的測距精度為米級,第二代YAG調Q激光器的精度達分米級,第三代鎖模激光器加微機系統在大于8000公里距離上精度達厘米級。在上海、武漢、長春、北京等先后建站,形成了中國網,數據參加國際交流。
三、中國牌新晶體走向世界  我國發明的BBO、LBO晶體,以及KTP、鈦寶石等晶體以優異的質量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并占有一定的份額。
四、新型激光器  兩種高功率連續波化學激光器,3.8微米的氟氘激光器(DF)和1.315微米短波長氧碘激光器(COIL),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功率和光束質量僅次于美國,達到當前國際水平。  X射線激光方面,碰撞機制的類氖鍺軟X射線激光(波長為23.2納米和23.6納米)達到增益飽和并具有近衍射極限的光束質量,居國際領先水平;復合泵浦X射線激光研究獲得一系列國際  首次報道的新譜線,并向短波長推進到4.68納米。  自由電子激光器和多波長可調諧激光也取得了可喜進展。
 
QQ:  44738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