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崗8月,農村道路交通事故下降42%
在仙居有這么一群老人,他們閑暇時總愛在村里走街竄巷,時而和村鄰居們聊聊家常,時而跟他們講講交通法規。碰上村里集市日,他們便會“全副武裝”,帶上一只喇叭筒,一壺白開水,一疊疊宣傳小手冊來到大街上一遍遍吆喝著,只要在有人員聚集的地方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他們就是仙居縣62名農村交通安全宣傳員。至今,他們上崗8個月,義務向村民們宣講交通法規1000多場次,受教育群眾25000多人次。據交警部門統計,今年以來仙居縣農村道路交通事故較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2.27%,道路死亡交通事故下降了20%,這與62名宣傳員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今年1月份,由仙居縣交警大隊聯合公路管理局、農機管理總站、農醫保辦、人保財險仙居分公司等單位共同創建的交通安全宣傳團和文明示范村正式啟動。來自省道公路沿線村莊的62位老人被聘為交通安全宣傳員。
福應街道下宅村的林介溪已經七十多歲了。在以前,他就主動引導村民走路“不走公路邊,改走田垟路”,自從當上了村里的交通安全宣傳員,老人更加有干勁了,他把自己平時在培訓會上所學到的安全知識記錄下來,結合農村道路的實際情況,勸村里的老人們散步不要走公路,改走鄉間小道,教村民們平時該如何去注意自身的交通安全。農村發生的交通事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為主,林介溪的方法很奏效,今年以來,上宅村沒發生過一起重大死亡事故,就連普通的交通事故也明顯減少了。
S322省道沿線的仙居東周村被列為浙江省事故黑點。去年,東周村共發生交通事故24起,致1人死亡。這一直牽動著東周村主任鄭新昌的心。這次成為交通安全宣傳員,鄭新昌感到責任重大,在村里他仔細地走訪排摸每戶,了解各戶的機動車數量和駕駛人員情況,發現交通安全意識欠缺是村民發生交通事故的一大因素。為此,鄭新昌覺得“治病”要治根,首先得從村民們的思想上下手。于是一遇到集市、節日等人員聚集的時侯,他都會召集村里的干部一同去街頭巷尾發放宣傳資料,親自用喇叭向村民宣傳講解安全知識,有時還在路口開展交通勸導工作。一段時間過去了,村民們漸漸有了交通安全意識。鄭新昌又開始找尋新的思路,既然大家思想上有所認知,那么是不是應該在公路設施上加以改進。通過一段時間的實地考量,鄭新昌發現村路口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他立即向交警部門提議在東周村路口設置紅綠燈。不久,他的提議被相關部門采納。今年以來,東周村發生交通事故12起,無人員因交通事故死亡,交通道路事故下降了50%。
在每個季度的宣傳員交流會上,交通安全宣傳員們總會自豪地互相匯報各自的工作,他們已把這項工作當成一種習慣。他們沒得到任何報酬,可是他們就是那么的義無反顧,憑著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始終保持高昂的工作態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感化著每一個村民,使大家深刻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