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員推銷說,這是“無糖月餅”;買去給老人吃了幾塊,發現血糖還是升高了
中秋節臨近,各種包裝精美、品種繁多的月餅,在各大超市和商場醒目上市。除了傳統的豆沙、蓮蓉、五仁、蛋黃等餡兒,近年來各類養生月餅、無糖月餅等新式月餅,也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這些月餅打著各種健康養生的營銷概念,但真像宣稱的這樣健康嗎?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要理性購買月餅,不要輕信“特效月餅”。
家住路橋區金清鎮的消費者林先生,在某超市促銷員的推介下,特地購買了了兩盒“無糖月餅”送給家里患糖尿病的老人。老人放心地吃了幾塊“無糖月餅”后,發現血糖還是升高了。林先生為此來到金清消保委分會投訴,要求賠償相關損失。
消保委工作人員仔細查看了曾先生帶來的“無糖月餅”,其產品名稱為“蘇式無蔗糖五仁月餅”,與一般月餅的主要差別在于:配料表中沒有白砂糖,而是換成了麥芽糖醇和三氯蔗糖,其他小麥粉、植物油、豆沙等配料成分和熱量都與一般月餅差別不大。
消保委工作人員通過查詢資料和咨詢相關醫學專家后了解到,“無蔗糖”≠“無糖”,對于糖尿病人而言,雖然麥芽糖醇等蔗糖替代品在吸收過程中不需要胰島素的作用,對血糖影響不大,但小麥粉、豆沙等配料都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這些東西很容易轉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此外,麥芽糖醇不易被人體吸收,但大量食用后會加速腸胃蠕動,可能造成腹瀉。
醫學專家建議:這種“無蔗糖月餅”同樣屬于高油高脂食物,消費者特別是糖尿病人還是應該少吃,吃了月餅后要相應地減少主食攝取。最后,在消保委分會的協調下,超市同意林先生將兩盒月餅作退貨處理。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要理性選擇月餅,切勿輕信各類宣傳和吹噓。購買月餅時要注意查看生產企業全稱、詳細地址是否標注在包裝顯著位置上;產品執行標準是否明確標注;配料表、凈含量等指標是否明示;保質期、保存期及生產日期的標注是否完整。要選擇一些規模比較大,且有一定信譽的生產廠家和正規、大型的超市、商場購買,對散裝月餅需慎重選擇。在購買月餅后應向商家索要并保留發票、購物小票等憑證,如果發現月餅質量有問題,應第一時間向當地工商部門、消保委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