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報報道了臨海市尤溪鎮江南大峽谷生態景區里出現非法小冶煉的事情(詳見昨日2版)。尤溪鎮黨委、政府領導十分重視,一早看到晚報,立即組織人員到山上進行核查處理。昨日記者再次趕到尤溪鎮,對這個非法小冶煉點的內幕情況進行了了解。
暴利讓小冶煉打起“游擊”
昨天一大早,尤溪鎮分管工業的副鎮長王靚靚就帶著工作人員上山,對非法小冶煉作坊進行調查,并責令其立即停工,等待處理。王副鎮長向記者介紹說,就在這個地方,春節前已經在多個部門的配合下拆除過一次,沒想到現在又建起來了,對生態林區的確存在著不良的影響。
據當地知情人士透露,這樣的小冶煉作坊盈利非常豐厚,“一般來講,這樣的作坊投資在20萬元左右,開始冶煉后,每天盈利大概有2萬元,只需要十天半個月就可以將本錢撈回。”
尤溪鎮黨委宣傳委員楊建林說,鎮里對生態這一塊一直抓得很緊,所以像這種破壞生態環境的小冶煉作坊,一經發現就馬上拆除。“去年發現3個類似的小冶煉作坊,鎮里都是第一時間拆除掉的。”但是,由于這個行業存在暴利,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圖,不惜犧牲環境,在山上偷偷打起“游擊戰”。
村民懷疑有干部得到好處
記者昨日在采訪中,一些村民透露,這個冶煉作坊由多個老板共同參股,其中最大的股東是來自外地的,但尤溪本地也有一些人參與其中。一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事情可能涉及到當地的某些村干部以及一些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畢竟就在他們村里面冶煉,多少肯定有點好處”!
對此,楊建林說,村民之間的確存在這樣的傳言,“臨海城區來的人和路橋人為主,本鎮可能有人涉入其中,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
隨后,記者電話聯系了白巖村村委會主任王國方。他告訴記者,他所知道的小冶煉作坊去年就被拆除了,這次發現的這個作坊他并不了解。但他透露,上一次被拆除的作坊,老板是溫嶺人。“這些人從來沒有和村里打過招呼,是自己偷偷建造的。”
但也有村民持不同看法:“這個廠就建在我們村的山上,每天煙霧騰騰,村干部就一點都不知道嗎?”
原料和成品都從黃巖進出
楊建林告訴記者,這個小冶煉作坊所在的點,剛好處在黃巖和臨海的交界,“加工點在臨海,但是原料和生產好的成品進出都和黃巖相關。”由于這里比較偏遠,又靠近山頂,外面的人很少有人到那里去,所以不容易引起注意。
此外,當地的一些村民參與了加工作業,并且從中賺取工資。因為存在利益關系,至今并沒有群眾舉報該小冶煉作坊。“沒有人舉報的話,這么偏遠隱秘的地方,不大容易發現,我們的工作人員也很難掌握信息。”楊建林說。
根據黃巖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反映,因為這一帶的非法冶煉作坊對黃巖的環境也產生了影響,所以去年,黃巖區環保監察大隊也曾經拆除過這一帶的小冶煉作坊。
最后,楊建林說:“明天我們將和臨海市環保等部門聯合行動,再一次對這個小冶煉作坊進行徹底拆除。今后鎮里將安排各村進行排查,徹底打擊小冶煉,保護尤溪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