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季節,即便是雨后,深入麗水經濟開發區(南城新區)采訪,仍有著一種強烈的切身感受:熱!
熱,不僅是對天氣的客觀描述,還有就是工業經濟的真實反映。
處在“回升十分關鍵、轉型十分緊迫、形勢十分復雜”的今年,南城新區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76.9億元,同比增長38.6%,增幅比全市平均增幅高出6.3個百分點,增速列縣(市、區)排名第一。
拿著這份發燙的數據單,記者連日訪南城、走企業、入工廠,探尋南城工業經濟贏得新發展的動力,聆聽這片熱土上的工業發出的鏗鏘足音。
“訂單不愁!接到一些大單時,機器甚至要連軸轉,閑不下來。”浙江富邦布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邵應達指著機器轟鳴的廠房,滿臉笑意。
每年的5月至7月是革基布的市場淡季。一到淡季,需求量變小,這個問題曾經困擾著南城的多家此類企業。今年“富邦”緣何淡季不淡?
一落座,邵應達迫不及待地給出了答案。以前,“富邦”主要做工業用布,產品結構單一,一旦銷售受挫,很難前行。“做企業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邵應達介紹,現在,“富邦”開始批量生產民用布,實現“多條腿”走路,并且前往江蘇、杭州等地尋求合作伙伴,為其生產高端的出口型革基布。
通過工藝改造,“富邦”的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逐漸得到外部市場的認可,訂單紛至沓來。邵應達說,目前,“富邦”正在計劃再建造一個6000平方米的車間,把革基布這個拳頭產品做精。
“南城工業經濟靠什么贏得市場?關鍵是靠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態化的產品。”麗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局長葉瑞平介紹,現在,通過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技術含量、優化發展環境等,南城工業已經初步形成一個個性化的區域品牌,產品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區域品牌帶動著南城工業發展,工業主導產業更是發揮出源源不絕的活力,支撐著南城工業的發展。今年上半年,南城塑料制品、紡織、化工、金屬制品、通用設備、電氣機械制造、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共完成工業產值64.8億元,占該區域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85.7%,同比增長41.3%。
經濟形勢較為復雜的情況下,出口是南城工業經濟的一個重要的“風向標”。上半年南城新區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2.3億元,同比增長91.1%,其中,塑料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等行業出口增幅位于前列。
葉瑞平說,南城工業經濟發展既要好又要快,通過嚴格環保門檻,逐步推廣水性樹脂生產法、生產線封閉工藝,配套污水處理廠、熱電廠等,實現南城“生態工業”的新跨越。
浙江豪登合成革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徐友松介紹,目前,“豪登”已實現DMF、水循環使用,節約能源,通過采用變頻技術,電消耗下降20%左右。
算好“經濟賬”,南城工業企業的綜合效益穩步提升。今年1月至5月,南城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45.1%,高出生產增幅3.8個百分點。規模企業實現利稅總額2.2億元,同比增長35.7%;實現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