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方令航)第二屆浙江農民創富大賽昨晚在浙江廣電集團舉行了隆重的頒獎晚會,我市姜旭恒、雷薛明入選。
此次大賽由浙江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主辦,浙江電視臺公共·新農村頻道具體承辦。大賽圍繞農民創業創新兩大主題,宣傳和樹立我省農民創業創新典型和范例,鼓勵和發動全省農民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出成果、出實效,本次參賽選手來自農業生產生活第一線,引領了節能高效的低碳生活潮。
大棚用的新型手拉犁
金東區多湖街道汀村村委會主任姜旭恒的參賽發明是新型手拉犁,汀村離市區不遠,是供應市區的大棚蔬菜種植基地之一。姜旭恒平時常跟農民特別是一些大棚蔬菜種植戶打交道,在走訪一些大棚時,他看到務工人員還用鋤頭勞作,就想發明一種農具代替。
去年春節過后,姜旭恒用裝潢剩下的邊角料湊成了一種外形古怪的農具———用手拉的犁。“現在蔬菜種植戶都用大棚,牛通常不能進到棚里勞作。這犁我已試過,一個人干的活起碼抵得上10個人用鋤頭干的活。”姜旭恒說。
去年6月試驗成功后,姜旭恒就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專利,今年5月拿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目前他已賣了100多把“手拉犁”,用過的人都反饋說此犁好使。
在手拉犁的基礎上,姜旭恒還發明了“電瓶犁”,用電瓶和電機帶動犁工作,讓農民勞作變得既環保,又省時省力。盡管構造簡單,但價值不菲,解決了大棚蔬菜種植戶的耕作問題。湖南一家農具公司,已先后給姜旭恒打來多次電話,希望高價購買他的專利。
挑戰國外花卉種植商
來自武義縣桐琴鎮的雷薛明,1997年7月從浙江大學農學系畢業到一家外資種子公司上班后,發現自己所學的技術根本派不上用場。
1999年雷薛明一發狠回到武義老家當起了農民,他相信自己這個有知識的農民肯定會比父親那一輩干得更好。
香水百合是鮮切花的一種,全世界的種球培育技術被荷蘭人所控制。2003年10月他首次從荷蘭引進香水百合的種球。
查找相關資料后,雷薛明發現香水百合的祖先實際上在中國。19世紀荷蘭人從中國引走了多個百合野生品種。經過多年雜交,荷蘭農業培育專家培育出百合當中的世界名品香水百合,這兩年中國幾乎每年從荷蘭進口種球8000萬顆以上。
出口到中國后,荷蘭人沒有將核心技術教給種植戶。種過一次后種球就會枯萎而逐漸被淘汰,從而導致種植戶每年都要從荷蘭進口種球。
利用農學系和平時所學到的知識,雷薛明模擬荷蘭氣溫特點開始培育種球。2004年5月份的一天,雷薛明從培育箱內拿出了第一顆種球,目前他的香水百合鮮切花已成功打開市場,成本比進口種球下降了90%。
他帶領的武義縣雨田花卉合作社已在新宅鎮陳弄村、桐琴鎮金絲村建立了1萬多平方米的鮮花種植基地,利用高山夏季涼爽氣候、平原溫室大棚,可全年生產鮮花,年鮮花上市量達到15萬枝。